2025年港股投资指南:逆袭之路与春季行情机遇
AI导读:
2024年港股市场经历从惊悚到励志的转变,恒生指数全年上涨17.7%。2025年港股延续反弹势头,春季行情表现抢眼。港股逆袭背后有政策、南向资金、科技突围、估值低位和美联储降息预期等五大推手。长期来看,港股市场有望在宏观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下延续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态势。
2024年以来港股逆袭之路:从“深蹲”到“起跳”
2024年的港股市场,经历了从惊悚到励志的戏剧性转变,成功终结了年线四连阴的颓势。
恒生指数年初曾一度跌破15000点,但得益于政策组合拳的强力推动,恒生指数上演绝地反击,全年上涨17.7%,成功收复20000点大关。
恒生国企指数更是表现抢眼,全年涨幅高达26.4%,恒生科技指数也取得了18.7%的涨幅,科技、金融、消费新势力轮番发力。

数据来源:wind,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进入2025年,港股市场延续了2024年的反弹势头,在震荡中稳步前行。
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尤为强劲,已突破去年10月7日的高点,创下2022年2月以来的新高,年内涨幅超过23%,领跑全球市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2月14日,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港股逆袭背后的“五大推手”
1.政策“急救包”:一揽子组合拳力挽狂澜
2024年9月后,政策转向力度空前,降准降息、地产松绑、中长期资金入市“三箭齐发”,助力港股完成逆袭。
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并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信心。
春节前,多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方案,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2.南向资金:港股市场的“源头活水”
2024年,南向资金成为港股市场的坚实后盾,全年净买入额高达8078.69亿港元,刷新纪录。
2025年1月,南向资金继续涌入,单月净流入达1255.92亿港元,为港股市场提供强大支撑。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月底
3.科技突围:AI人工智能引领新风尚
2025年,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为港股科技板块带来新机遇,推动了人工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板块的快速发展。
百度智能云、华为云、阿里云等平台纷纷上线DeepSeek大模型,助力国产AI芯片、AI算力产业链发展。

4.估值低位:港股成为全球市场的“价值洼地”
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指数估值(PE-TTM)为10.15倍,处于历史低位。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相比,港股市场估值优势显著。
港股科技龙头公司值得关注,其估值远低于美国科技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2月14日
5.海外助力: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港股
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市场影响深远,港股作为“利率敏感型资产”备受关注。
虽然2025年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升温,美联储可能延迟降息,但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周期通常为港股市场带来持续资金流入。

港股行情展望:历史规律与长期趋势共舞
港股市场历史上存在明显的春季行情,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流入的背景下,春季表现尤为抢眼。
回溯过去15年,港股春季行情平均持续时间为63天,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平均上涨幅度分别为17.04%、28.19%。

数据来源:wind,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春季行情并不是每年都会出现,投资需谨慎
长期来看,港股市场有望在宏观经济复苏、政策支持和资金流入的推动下,延续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的态势。
我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吸引力。同时,美联储降息周期和国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为港股带来增量资金。
港股投资指南:小白如何上车?
投资港股,基金是便捷之选,尤其适合新手投资者。
公募基金投资港股主要通过港股通和QDII两种方式,可分为指数型和主动管理型港股基金。
指数型基金跟踪指数获取市场平均收益,适合普通投资者;主动管理型基金更适合对基金经理信任度高、对市场有一定了解的投资者。

(文章来源:广发基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