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药集团达成ADC药物海外授权协议,生物药企国际化加速
AI导读:
2月19日,石药集团公告,其与Radiance Biopharma就ADC药物SYS6005在美国、欧盟等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达成独家授权协议,总价值或超12亿美元。该交易体现了ADC药物的巨大市场潜力,也预示着中国生物药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月19日早间,石药集团公告,石药巨石已与Radiance Biopharma就集团的重组抗人类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体偶联药物(ADC)SYS6005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达成独家授权协议。这是国内生物药物最新达成的海外授权交易,总价值或超12亿美元,标志着中国生物药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协议规定,石药巨石将收取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享有最高1.5亿美元的潜在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10.75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外加按年度销售净额计算的分层销售提成。该交易体现了ADC药物的巨大市场潜力。
ADC作为生物导弹药物,能够直接瞄准并杀死癌细胞,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近年来,辉瑞、艾伯维和默沙东等大型制药厂商纷纷布局ADC领域。去年11月,国内科伦博泰的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获批上市,为ADC在国内的商业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石药集团的此次交易也预示着今年中国生物药对外授权趋势不减。本月早些时候,复宏汉霖与Reddys Laboratories SA就自研达雷妥尤单抗生物类似药签署授权协议,交易总额超1亿美元。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跨国大药企从中国公司获得的新药资产分别占该年许可资产的29%和31%,预示着中国研发力量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过去两年,阿斯利康、GSK和默沙东等跨国药企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签署了价值超10亿美元的授权协议。业内认为,中国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与AI领域的创新如出一辙,吸引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优质早期临床阶段药物尤其受到跨国药企青睐,这些早期药物被称为“青苗”,能够降低投资风险。
中国生物药物专注于改进现有药物,如调整化学成分、提高疗效或在适应症方面寻求突破。跨国巨头可通过中国早期临床试验数据快速评估药物效果,作出投资决策。华菁证券研究员赵冰指出,中国临床项目进展迅速,IIT数量激增,从2018年的约2500项增至2024年的8000多项,提升了研发效率,激发了西方制药公司购买中国ADC、基因疗法等药物的热情。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