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释放提振信心信号
AI导读:
时隔六年多,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召开,释放出稳定民营经济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强烈信号。会上强调了加强自主创新,多地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加码科创倾斜。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环境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科技巨头参会体现科技含量提高,多地出台政策举措延续“新春第一会”精神。
红星资本局2月19日消息,2月17日上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时隔六年多,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召开,释放出稳定民营经济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强烈信号。此次参会的企业代表“科技”含量很高,会上强调了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这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此外,多地出台了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举措,加码民营企业对科创方面的倾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表示,当前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非常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可以大有作为。银河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这次座谈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民促法即将颁布背景下的一次里程碑事件,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打消政策不确定的疑虑。
座谈会上,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创始人参会,这些企业代表来自互联网、新能源、制造业、AI、农业等多个领域,“科技”含量显著提高。会上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特别提到了“加强自主创新”。
近年来,国产AI大模型、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惊艳全球,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也逐渐赢得国际市场青睐,技术突破正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在对外中美科技竞赛、对内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层重申对民营企业的重视,聚焦在硬科技领域,反映出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阶段主要聚焦于实体产业。
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民营科技企业有望迎来技术创新爆发期。国家对大型科技企业将更加支持,放活民企,科技板块将迎来政策利好。去年底,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恰逢国家层面推动民营经济立法的关键节点。2024年,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加速,从制度层面消除政策不确定性。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在2024年召开多场民企座谈会,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解决融资、税收等痛点。
去年备受关注的莫过于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相关推进。该法以法律形式明确民营经济的平等地位,将“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权益保护”等核心关切纳入制度框架,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法治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从去年10月下旬以来,各地民企座谈会已“先行一步”。浙江、天津等地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围绕当地重点产业、重点领域设置特定主题,收集困难和诉求。座谈会提出,要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近段时间,各个地方出台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举措,延续“新春第一会”的精神。比如上海侧重“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安徽重点落在“人工智能”,表示要积极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专项支持政策研究;江苏苏州推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政,单项支持最高达1亿元。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