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船业开门红,创新驱动迈向全球高端产业链
AI导读:
新春伊始,我国造船业迎来开门红,各大船厂订单饱满。从高端船舶制造到绿色智能技术突破,我国造船业正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稳步迈向全球产业链高端。2024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球领先,连续15年位居第一。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我国各行各业以蓬勃的活力迎来了节后的开门红,从今天(2月19日)起,《焦点访谈》推出系列节目《干字当头开好局》,关注各行各业如何抓机遇、抢先机、促发展。今天的节目,我们聚焦造船业。目前,我国各大船厂订单饱满,生产任务紧锣密鼓地展开。从高端船舶制造到绿色智能技术的突破,我国造船业正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稳步迈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
2月初,春节还没过完,大连船坞内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早已经忙开了。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能够容纳下200万桶原油,既能够生产又能够存储装卸原油,相当于是一座多功能的海上油气工厂。像这样的船,全世界目前只有两艘,第1艘已经于前年交付,第2艘即将于今年6月交付,正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标志着我国造船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的业主方是埃克森美孚,中船集团大连造船作为分包商负责船体的设计与建造。为了确保如期交付,工程最紧张时,项目采取三班倒制度,通宵施工。
该项目的投入巨大,全船的管路多达36000根,重量超过4000吨,涂装面积近90万平方米,各施工物量是超大型油轮的3倍多。
虽然工程量巨大,但工期只有短短20个月。现代造船工艺和装备的使用大幅提升了效率。此外,设计人员通过创新方法,进一步缩短了建造周期。

中船集团所属大连造船FPSO-10项目总设计师郭洪生介绍,第二艘船采用两大段建造法,从下到上、从后到前同步建造,大大节省了建造周期和人力成本。
经过200多名设计人员的通力合作,这艘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的巨轮终于完成了设计工作。接下来,艏艉两段的精准对接成为施工人员面临的严峻考验。

中船集团所属大连造船生产管理部副部长韩雨表示,焊接工作包括舱内舱下的许多结构,需要严丝合缝地对齐。
数千名工人坚守岗位,用巧干加苦干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建设者的奋斗精神。无论是焊接、刷漆、打磨还是加固,工人们都在精益求精。

秉持奋斗精神,近年来,我国造船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造船业的中坚力量。2024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的55.7%、74.1%和63.1%,连续15年全球第一。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

韩雨说,现在大连造船也在建造和自主研发设计LNG船,凸显中国目前是世界造船第一位。
同时,我国第二艘国产豪华大邮轮“爱达·花城号”也在上海紧锣密鼓地建造中。春节前,全船的主体结构和外观已经成形。目前,工作重点转为设备安装调试和内装。按计划,今年5月将进行第一次船体起浮,2026年底交付起航。

“爱达·花城号”在“爱达·魔都号”的基础上实现了升级迭代,船体更大、更舒适,舱内设计和布局更优化,乘客体验感进一步提升。

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国产大型邮轮项目建造总监陈剑威表示,公区增加了约8000平方米,乘客体验度和感官效果更好。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与舒适,设计者们打造了一套复杂而精密的系统。项目团队先搭建起了一套3D施工模型,然后用AR技术实现模型和现场实景的匹配,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设计研究院院长王章建表示,通过提供基于模型的数据,可以帮助进行生产准备、生产管理和建造管理。
“爱达·花城号”团队不仅要建造一艘邮轮,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邮轮标准体系。有了属于中国的国标,大邮轮的各个环节才能够更加自主可控。

2025年新年伊始,我国多家船企实现开门红,交付了多艘大型船舶。近年来,我国在液化天然气船、大型集装箱船、豪华邮轮等高附加值船舶的建造能力显著增强,显示出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在全球航运市场复苏的背景下,我国造船业正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引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向着造船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
(文章来源:央视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