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市头部“链主”企业2024年度业绩预告稳健,35家企业净利润下限超10亿元。这些企业不仅业绩扎实,成为投资者信心的“稳定器”,还通过创新驱动和产业整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价值重塑新篇章。

新华财经上海2月7日电(记者杜康)随着2024年度业绩预告的圆满落幕,沪市头部公司以其稳健的业绩表现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一批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的“链主”公司,其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经营数据更是释放出了强烈的积极信号,共有35家“链主”企业的预告净利润下限超过了10亿元,彰显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链主”身份,正逐渐成为重塑头部企业估值、引领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业绩稳健:投资者信心的坚实基石

沪市“链主”企业以其扎实的业绩表现,为整体市场带来了“暖意”。截至2月5日,沪市市值500亿元以上的公司中,已有52家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38家公司预告业绩增长或扭亏,占比超过七成。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35家净利润下限超10亿元的“链主”企业,广泛分布于煤炭、航运、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展现出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赛力斯、华能水电等14家企业的预告净利润下限更是在50亿元以上,中国铝业等11家公司更是预计净利润增长超百亿元,为投资者提供了坚实的信心支撑。

分析人士指出,“链主”企业作为行业领军者,能够敏锐感知行业变化,有效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成为整体业绩的“压舱石”。这种行业定力、影响力和感知力,不仅为“链主”企业自身的估值提供了坚实基础,更为整个市场的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沪市“链主”企业不仅在稳健发展方面表现出色,在创新驱动方面也同样令人瞩目。上交所统计数据显示,沪市市值500亿以上的130家实体类企业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达到523亿元,同比增加6.7%,占整体研发费用比重超过46%。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电子、生物医药、建筑等关键领域,中国交建、中国中铁、晶科能源等“链主”企业更是位居研发投入前列。

“链主”企业不仅自身致力于技术创新,还将创新压力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同提升产业链价值。在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链主”企业更是通过研发投资、产业上下游合作等方式,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成果转化,加速实现源头创新的价值。百济神州PD-1抗癌药物Tevimbra(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正式上市,更是为本土创新药企的“出海”之路增添了信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政策对上市公司质量的鼓励和支持不断加大,“链主”企业在加大创新投入、强化社会责任履行、深化产业整合布局等方面将有更大作为。通过持续向实向新,“链主”企业为代表的头部公司价值将进一步得到凸显。

产业整合:开启价值重塑新篇章

新春伊始,沪市头部公司的产业整合步伐便不断加快。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重组进入关键环节,赛力斯发行股份购买龙盛新能源100%股权的重组持续推进,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组也迎来了新进展。这些重组事件不仅彰显了“链主”企业对产业的掌握力和引领力,更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2025年,“链主”企业的并购重组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凭借对产业的深刻理解和引领力,“链主”企业成为当下产业整合的“主力军”。通过吸收合并、股权收购、股权转让等方式,“链主”企业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和优势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随着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出台,A股并购重组市场进入新一轮活跃周期,“链主”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更是备受瞩目。

“链主”企业还积极向IPO撤单公司抛出“橄榄枝”,通过并购整合优质资源。例如,兆易创新携手多家资本共同现金收购苏州赛芯70%股权的交易已完成过户,苏州赛芯曾为2022年申报IPO企业。这种并购活动不仅帮助原有股东实现退出,还避免了恶性的市场竞争,实现了资源集中和产业链、技术、人才的整合。

此外,“链主”企业还通过控制权变更先行等常见做法,推动国资专业化整合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一批央国企等“链主”企业频频出手,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发展方向开展运作,通过专业化整合提升企业市场地位和行业影响力。

随着产业并购成为主流趋势,“链主”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为相关头部企业带来更多估值重塑的机会。同时,“链主”企业还通过培育更多细分赛道或区域产业“链主”,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价值重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