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十五运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广州将全力服务保障,通过赛事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拓展赛事溢出效应。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十五运会对文旅产业的赋能,期待文商旅体融合涌现新内容、新场景、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砚文广州报道

  体育赛事是广州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广州将全力服务保障2025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通过赛事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拓展赛事溢出效应,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今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广州市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聚焦十五运会对文旅产业的赋能,期待文商旅体融合涌现新内容、新场景、新业态,将“赛事主场”变为“消费主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短期来看,十五运会将吸引全球目光,借助赛事品牌效应,实现文商体旅融合。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锐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文旅项目总负责人王苑橦建议,创新布局全运会期间文旅消费场景,利用“赛事经济”促进消费升级。

  长期来看,应构建“文体旅融合”的长效生态体系,将赛事红利转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梁丽珍表示,筹备赛事推动的基础设施升级应与赛后城市管理规划结合,同时挖掘大湾区文旅特质,结合体育赛事活力、城市文化底蕴与旅游休闲体验,全方位展现城市魅力。

  2025年春节假期,广东文旅成绩亮眼:接待游客8011.8万人,旅游收入745.3亿元。体育赛事已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增长的关键。十五运会将为广东文旅产业带来新机遇。

  “赛事经济能带动餐饮、交通、住宿产业发展,提升消费水平。”王苑橦表示,应推动文体商旅融合,打造“消费主场”。

  粤港澳城市如何迎接流量?王苑橦建议,增强参赛者和游客体验感,设计“全运文化之旅”主题线路,串联比赛场馆与广州文化地标,推广城市形象。

  梁丽珍建议结合赛事热点策划主题活动,推出体育嘉年华、非遗巡游等,吸引游客参与,形成消费热潮。还可以推出“文体旅”套餐,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文体旅深度融合能整合多方资源,展现城市魅力。借助赛事构建“文商体旅融合”长效生态体系,回溯历史,体育赛事助力广州转型,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

  民进广州市委员会提案表示,体育赛事具有溢出效应,需思考如何将赛事红利转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应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赛后城市管理规划结合,形成长期服务能力。

  梁丽珍分析,粤港澳三地文旅需找准城市核心IP,避免同质化营销。文体旅融合能整合资源,展现城市魅力。王苑橦建议打造广府文化IP,结合体育赛事元素与本土文化,开发文创产品。

  岭南地区非遗丰富,民进广州市委员会建议开展“体育+非遗”,推进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十五运会将推动粤港澳三地在文体旅融合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大湾区文旅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