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助力硬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等五大金融领域。202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多项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举措。当前科技金融落地情况如何?未来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对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有关机构和业内人士。
在资本市场上,“硬科技”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中国证监会围绕科技金融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如‘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生态。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需要相应的金融机制来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科技金融需建立一套适应高风险特性的投融资体系,如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以分散和承担风险。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是关键,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随着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持续支持,一批处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有效促进了资本、产业、技术、人才的深度融合。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的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成。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制度的优化也助力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2024年下半年,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尤其是在集成电路等硬科技行业,并购重组活动显著增多。
中国证监会正逐步引导私募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近年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规模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在投项目超过10万个,在投本金超过4万亿元。
未来,科技金融的发展需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全面注册制改革,进一步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同时,丰富债券市场产品和层次,引导社会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在创新服务方面,各类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针对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点,各地金融机构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例如,在广西南宁,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合作开展“银税互动”,为纳税信用良好的科创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在北京,北京农商银行明确提出为科技型企业生态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战略定位。在浙江,新昌农商银行设立了专营科技支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科技型企业专属贷款产品。
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堵点,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需出台更多支持政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建立健全各方责任共担和损失分担机制,完善金融法律和监管制度,支持中小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多项具体工作举措。截至2024年末,江苏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0.4%。
为完善初创科技型企业金融政策环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先行先试,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
促进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需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投贷联动等服务模式,为科技型企业同时提供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拓宽融资渠道。交通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正在积极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项目。
董希淼表示,大型银行通过内部投贷联动,服务更多科技型企业,将有效改善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加快科技金融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