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哪吒2》票房突破120亿,光线传媒收获颇丰。市场关注谁能成为下一个《哪吒》,以及热门IP的商业化闭环构建。文创产业面临资本退出路径缺失和收入模式不稳定的挑战,但迪士尼模式提供成功范式,多地政府、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加速布局文创产业。

  《哪吒2》火爆全球。2月18日,《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突破120亿元人民币大关,力压《头脑特工队2》,勇夺全球动画票房榜冠军。截至发稿,该片票房已飙升至129亿元以上。

  作为影片的“主投+主控发行”方,光线传媒收获颇丰,据估算,基于《哪吒2》的票房利润约达40亿元,推动公司市值一度逼近千亿大关。

  然而,在这波资本盛宴之后,市场聚焦两大问题:谁能成为下一个《哪吒》?哪吒的“风火轮”续航能力如何?这涉及影视项目的复制成功与热门IP的商业化闭环构建。

  多位受访的金融机构、前一级市场投资人、动画内容商业化运营方及资深影视从业者均认为,全球动画产业的商业化典范是迪士尼,但中国距离打造自己的迪士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杭州艺创小镇的浙江花果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花果山文化”)为例,其CEO周建敏透露,在《哪吒2》大热后,公司接待了众多投资人、媒体及政府部门的调研。

  花果山文化旗下的露米埃电影特效工作室参与了《深海》、《流浪地球2》及两部《哪吒》的后期制作。 (图片摄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在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发布的《2024杭州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榜单》中,花果山文化是唯一入选的动漫企业。

  周建敏表示,自2018年成立至今,公司先后于2020年、2022年获得赤子基金和哔哩哔哩的战略融资及天使轮融资,去年年底刚完成A轮融资。

  即便如此,这家独角兽企业的融资之路也非坦途。周建敏坦言,在接触资方时能感受到外界对文创行业的“看不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对文创行业缺乏热情。文创行业成长周期长,影视传媒企业上市端口基本封闭,缺乏股权投资退出通道。但近两年,《黑神话·悟空》和《哪吒2》的火爆为行业点燃了希望,给资本方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花果山文化不仅从事内容制作,还涉足IP衍生品开发、IP+文旅、IP+沉浸式大空间等商业化运营,以及动画职业培训等业务。

(图片来源:采访者供图)

  作为《哪吒1》、《深海》等热门动画IP的授权运营方,花果山文化在衍生品设计、生产到发行出售方面,覆盖IP运营全流程。例如,《白蛇2》上映后15天内,衍生品在B站的预售额达723万元。

  周建敏认为,文创产业公司相对分散,需要通过IP运营平台进行产业整合。花果山文化这样的平台能让资本看到文创产业从内容生产、产品销售到产业运营形成商业闭环的可能性。

  花果山文化的融资历程反映了中国动画和影视行业发展的现状,周建敏提到的问题也是行业普遍面临的痛点。

  对于投资者而言,影视产业的“故事”难讲。一方面,“影视寒冬”叠加文娱企业上市通道封闭,导致资本退出路径缺失;另一方面,过去行业单一依靠票房的收入模式不稳定,缺乏长期收益分配机制。

  科创金融数据服务商烯牛数据的创始人李锦香表示,一些二次元初创企业已从漫画创作转型为直播带货的MCN机构。

  没有清晰的退出路径,一级市场投资缺乏动力。她指出,国内股权投资退出主要依赖上市,但过去几年文娱产业上市公司表现不佳,上市通道未打开,一级市场对行业关注度不足。

  最近成功上市的影视公司是2022年的博纳影业,至今已逾两年。在Wind电影和娱乐分类下的22家上市公司中,仅芒果超媒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破百亿,11家公司净利润为负。

  监管部门对内容制作公司业绩稳定性的质疑,也是整个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影视文化行业提供数字化平台服务的杭州众观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义之表示,中国票房市场受情绪化推动,票房收益不稳定。

  在中国影视行业当前收益链条中,押宝单个影视项目无异于赌博。《哪吒2》的火爆部分原因是市场供应稀缺,观众在低谷期对大众化产品的消费热情高涨。

  王义之强调,中美电影市场机制存在差异,中国影视行业应加强市场调研与观众理解,特别是在大IP开发和营销过程中。

  中国影视行业收入结构单一,成为影响项目投资的一大掣肘。大多数国产电影项目99%的收入来自票房,即便是衍生品热销的《流浪地球2》,衍生品收入也不到票房的10%。

  相比之下,海外市场中,《星球大战》系列衍生品收入约为票房的4倍。美国票房收入占电影总收入的比重约30%,其余来自周边销售、IP文旅开发等。

  谈及影视行业商业化的成功范式,受访对象频繁提及迪士尼。近年来,也有大量影迷呼吁打造中国版迪士尼。

  迪士尼模式从内容制作起步,向“IP+衍生品”、“IP+文旅”等拓展,实现商业化闭环,同时作为平台企业孵化创新项目。

  在中国影视行业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当前难题,成为行业必答题。国有背景母基金和政府资金补贴为初创企业提供支持,指引文创产业融合方向。

  花果山文化所在的艺创小镇,是杭州市西湖区与中国美院等共同打造的特色小镇,汇聚了游戏科学、追光动画等知名企业。

  西湖区对优质内容创作、人才、项目提供补贴。截至2024年6月,西湖区文化产业政策扶持资金兑现总额已达1311.5万元,惠及66家企业。

  除了浙江,多地也在推动国有文化投资与旅游板块融合,加速打通内容生产到商业化运营的闭环。

  在政府引导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速布局文创产业。杭州银行科创金融事业总部旗下的文创支行是花果山文化的合作伙伴,提供授信服务。

  文创支行负责人韩湘华表示,银行服务包括信贷支持与市场化私募基金、国有背景母基金的联动。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平台也成为影视行业的重要资金方。影视运营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互联网平台兴起,银行开始与平台合作,提供信贷支持。

  像B站这样的互联网平台,掌握流量分发渠道,入局产业投资,成为新兴资本力量。

  成熟的产业中需要大平台成为“定海神针”。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B站在2023年全年投向内容生产的金额高达800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