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严打证券犯罪,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AI导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性案例,通报近年来证券犯罪检察与行政执法工作进展。通过全链条追责,推动崇法守信资本市场生态的形成,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为投资者利益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指导性案例,通报近年来证券犯罪检察与行政执法工作进展和成效,旨在推动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资本市场生态。
推动崇法守信资本市场生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表示,案例涵盖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违规披露、内幕交易等重点领域,对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市场各方主体全链条追责,引导警示各方依法融资、合法交易、诚信经营,推动崇法守信资本市场生态的形成。
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证券犯罪366件、1011人,起诉案件数、人数年均增长30.5%和16%。
官方数据显示,此期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欺诈发行证券、违规披露、财务造假等犯罪案件69件、185人;起诉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交易类案件284件、790人;起诉私募基金犯罪598件、2805人。对私募基金领域非法集资、挪用财产等犯罪依法追究责任,助推行业规范发展。
保障投资者利益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明指出,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也是投资者的重要渠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扰乱市场秩序,严重侵害投资者利益。
证监会坚持执法必严,通过惩治违法,震慑潜在违法者,为资本市场公平秩序保驾护航,为投资者利益提供法治保障。
全链条打击财务造假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艳春表示,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征越发突出,包括系统性同步造假、利用隐秘关联方交易、大股东驱动型造假等。证监会持续对财务造假案件实施全链条打击惩处,2024年对61起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同比增长17%;案均处罚金额增长12%;对7起案件按法定高限罚款,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
同时,证监会还追究大股东、实控人等组织指使责任,对中介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压实“看门人”责任,建立第三方配合造假线索通报处理机制。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冬芹
(文章来源:大洋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