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加速配置中国资产,推动全球资本回流
AI导读:
随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3F持仓文件披露结束,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动向成为市场焦点。多家知名外资在2024年四季度显著增持中国资产,推动全球资本加速回流中国市场。中国资产估值优势、海外资金再平衡需求上升,以及AI技术创新机遇是主要原因。
新华财经上海2月23日电(记者魏雨田) 随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3F持仓文件披露结束,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动向成为市场焦点。外资青睐中国资产,推动全球资本加速回流中国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包括段永平旗下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大卫·泰珀管理的阿帕卢萨资产,以及景林资产等多家知名外资在2024年四季度显著增持中国资产。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资产估值优势、海外资金再平衡需求上升,以及AI技术创新机遇,是外资加速流入的主要原因。
近期,随着13F持仓文件披露结束,多家外资机构加仓中国资产的路径逐渐清晰。段永平执掌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增持拼多多和阿里巴巴;大卫·泰珀管理的阿帕卢萨资产也大幅增持阿里巴巴、京东等多家中国公司。这些动作与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战略转向相呼应。
除对冲基金外,头部私募机构也在加速布局。景林资产2024年末重点加仓物流与互联网科技领域,对满帮集团、拼多多与中通快递的持仓均有增加。
外资的密集加仓与中国资产的表现形成共振。2025年以来,A股与港股主要指数涨幅显著,MSCI中国指数年内上涨超1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突破30%。
银华基金基金经理孙蓓琳认为,市场反弹与外资回流密切相关。中国AI企业Deepseek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外资观望态度。中国经济政策出台,经济企稳回升,海外投资者将重新审视中国市场。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权益成长组组长郭晨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提升了中国科技资产的性价比。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资产将逐步回归到合理的估值水平。
合远基金管华雨表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在上升,中国优质资产的重估空间非常可观。瑞银投资银行中国互联网行业研究主管方锦聪认为,美国与中国科技股之间的估值差距,将促使投资者重新关注中国科技股。
郭晨认为,未来一年甚至若干年,科技将是重要的投资主线。AI应用大规模推广将带来更大范围的投资机会,部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A股上市公司价值重估或将持续。
方锦聪建议,在AI相关公司带动的第一阶段上涨之后,可以关注被市场低估的AI受益者、估值较低且临近业绩期、具备短期催化剂的股票,以及基本面表现强劲的公司。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