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3F持仓文件披露结束,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动向成为市场焦点。多家知名外资在2024年四季度显著增持中国资产,推动全球资本加速回流中国市场。中国资产估值优势、海外资金再平衡需求上升,以及AI技术创新机遇是主要原因。

  新华财经上海2月23日电(记者魏雨田) 随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3F持仓文件披露结束,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动向成为市场焦点。外资青睐中国资产,推动全球资本加速回流中国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包括段永平旗下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大卫·泰珀管理的阿帕卢萨资产,以及景林资产等多家知名外资在2024年四季度显著增持中国资产。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资产估值优势、海外资金再平衡需求上升,以及AI技术创新机遇,是外资加速流入的主要原因。

  近期,随着13F持仓文件披露结束,多家外资机构加仓中国资产的路径逐渐清晰。段永平执掌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增持拼多多和阿里巴巴;大卫·泰珀管理的阿帕卢萨资产也大幅增持阿里巴巴、京东等多家中国公司。这些动作与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战略转向相呼应。

  除对冲基金外,头部私募机构也在加速布局。景林资产2024年末重点加仓物流与互联网科技领域,对满帮集团、拼多多与中通快递的持仓均有增加。

  外资的密集加仓与中国资产的表现形成共振。2025年以来,A股与港股主要指数涨幅显著,MSCI中国指数年内上涨超1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突破30%。

  银华基金基金经理孙蓓琳认为,市场反弹与外资回流密切相关。中国AI企业Deepseek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外资观望态度。中国经济政策出台,经济企稳回升,海外投资者将重新审视中国市场。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权益成长组组长郭晨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提升了中国科技资产的性价比。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资产将逐步回归到合理的估值水平。

  合远基金管华雨表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在上升,中国优质资产的重估空间非常可观。瑞银投资银行中国互联网行业研究主管方锦聪认为,美国与中国科技股之间的估值差距,将促使投资者重新关注中国科技股。

  郭晨认为,未来一年甚至若干年,科技将是重要的投资主线。AI应用大规模推广将带来更大范围的投资机会,部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A股上市公司价值重估或将持续。

  方锦聪建议,在AI相关公司带动的第一阶段上涨之后,可以关注被市场低估的AI受益者、估值较低且临近业绩期、具备短期催化剂的股票,以及基本面表现强劲的公司。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