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老铺黄金宣布涨价限购,引发消费者抢购热潮,资本市场也迎来狂欢。然而,隐忧亦存,包括古法工艺市占率暴跌、非遗工艺传承危机以及品控问题等。

2月20日深夜,一个近500人的“老铺黄金代购群”突然传出涨价消息,北京SKP和上海豫园店官宣2月25日涨价,同时实施限购令。此消息瞬间引爆了这个沉寂数日的代购群。

有人因提前购买而窃喜,也有人因缺货而黯然神伤。资深代购小羊随即发布新规则:即日起全部款式限购一件,现货96折代购,不议价,北京可自提。此前情人节活动期间,她的代购价格是88折。

随后,老铺黄金北京百货大楼店、王府井中环店、天津万象城店也同步发布了调价、限购通知。

图片来源:截自老铺黄金企微

2月21日一早,北京SKP门店外已排起长队,有人裹着羽绒服等待,距涨价生效仅剩不到96小时,气氛紧张。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迎来狂欢:老铺黄金(6181.HK)股价2月21日单日盘中暴涨20.84%,市值突破923亿港元。

黄牛们争夺的每一克溢价黄金,都在为这场“新中式奢侈主义”的资本盛宴添柴加薪。

从“黄金硬通货”到“文化奢侈品”

2025年,黄金价格持续攀升,老铺黄金的股价与产品价格双双“狂飙”,成为双重焦点。

老铺黄金通过每年两次固定调价制造紧迫感,配合饥饿营销,将消费心理从“比价”转变为“抢购信仰”。其财报披露的“魔法公式”——古法工艺+奢侈品定位=41%的稳定毛利率,远超周大福。

蓝鲸新闻记者实地调研发现,老铺黄金的热度惊人。有消费者排队6~7小时,甚至凌晨驱车跨城抢购。在他们眼中,老铺黄金已不仅是珠宝。

北京SKP老铺黄金门口排队的人 蓝鲸新闻记者摄

品牌定位专家分析称,老铺黄金通过将黄金与非遗工艺、国潮审美结合,塑造出兼具文化价值与奢侈品属性的“中式老钱”符号。

自2024年6月上市以来,老铺黄金股价涨幅超10倍,市值突破900亿港元。产品克单价高达1000-1462元,溢价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据招股书,老铺黄金的忠诚会员数量稳步增长,成为品牌收入的重要支柱。其中,年消费超30次的“超级VIP”会员,人均年消费突破百万。

老铺黄金为VIP客户打造了独具明代书房风格的专属展厅,提供极致奢华的购物体验。

提价直接推动了老铺黄金营收的增长。2024年上半年,其毛利率稳定在40%左右,远超同行。老铺黄金预计2024年全年将实现净利润约14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约236%-260%。

疯狂的“老铺黄牛”与成长的隐忧

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推动了老铺黄金的崛起。

一方面,黄金避险属性强化,投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对中式美学的认同度提升,老铺黄金的古法工艺与传统文化符号契合这一趋势。

然而,隐忧亦存。老铺黄金的“古法工艺”市占率暴跌,竞争对手纷纷推出相似产品。此外,这项非遗工艺正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

老铺黄金选择将部分产品生产外包,导致消费者投诉频发。若品控不稳定,品牌形象可能受损。

黄牛生态作为衍生物,已深度嵌入品牌增长飞轮。老铺黄金的提成返点政策被黄牛钻空子,活动期间门店沦为“黄牛窝”。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羊、金哥、昭昭等人物为化名)

(文章来源:蓝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