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热潮掀起,具身智能市场潜力巨大
AI导读:
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成为科技领域热门话题,多家科技巨头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持续上涨,市场潜力巨大。尽管面临技术、成本等挑战,但专家对具身智能前景保持乐观。
今年春晚上,人形机器人一炮而红,具身智能的热潮也随之被掀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正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自2月19日起,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持续上涨。截至2月24日收盘,长虹能源(836239.BJ)、奥比中光-UW(688322.SH)、均普智能(688306.SH)、贝斯特(300580.SZ)等股票已经连涨6天,近5日涨幅超过20%,展现了市场对这一概念的热情。
随着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火爆,蚂蚁集团、科大讯飞、云天励飞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近期纷纷传出布局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华为、京东等国内科技巨头也早已敏锐察觉到这一趋势,持续加码投入,加速在具身智能赛道的布局。
教授高级工程师、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周迪表示:“目前,具身智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正在加剧。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具身智能市场空间将会不断扩大。”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认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市场空间巨大。根据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未来几年内,具身智能产品有望广泛应用于家庭、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科技巨头积极布局
华为于2024年成立了具身智能创新Lab,联合多家学术机构和工业伙伴共同探索具身智能技术,促进具身智能应用。同时,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也宣布正式运营,助力全球具身智能产业链的集散与升级。
蚂蚁集团也积极参与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参与了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的星海图(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Pre-A轮融资,并成立了强化学习实验室。近日,蚂蚁集团还公开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
京东也联合多家企业高校推出业内首个具身智能原子技能库架构。科大讯飞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有自己的战略及推进计划。此外,宁波云锦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科大讯飞旗下公司为股东。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平台分会副会长高泽龙表示,头部公司布局具身智能,一方面是看到了该领域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商业潜力;另一方面,头部公司在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为具身智能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前景广阔
在技术方面,具身智能技术正不断发展,多模态融合成为重要趋势。算法方面有分层决策模型和端到端模型等路径,大模型为具身智能的决策层提供了强大支持。
在应用方面,具身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涵盖了工业、商业、家庭、医疗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其市场潜力巨大。
在商业化方面,具身智能的商业化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增长势头强劲。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一些通用型机器人已在工厂、物流、医疗等领域实现初步商业化。
然而,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何提高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增强其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仍是研究的重点。此外,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等问题也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尽管面临挑战,但受访专家对具身智能前景仍保持乐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完善,具身智能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