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23日,深圳两款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成为焦点。深圳正以“技术突破+场景开放+生态赋能”模式,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深圳有7家企业上榜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百强名单,展现显著竞争力。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深圳将在政策等方面持续发力,加速竞逐“人形机器人第一城”。

2月23日,深圳两款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成为焦点。一是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前空翻特技,彰显了其卓越实力。另一款是乐聚的“夸父”机器人,作为媒体“特约记者”采访政协委员,这是深圳市政协会议的首次。当天,深圳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

从企业的技术突破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深圳正以“技术突破+场景开放+生态赋能”模式,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抢跑全球制高点。

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正火热,深圳有7家企业上榜摩根士丹利发布的全球百强名单,包括比亚迪、腾讯等,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展现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显著竞争力。

深圳的人形机器人产业近几年迎来快速发展,新星辈出,如帕西尼感知、逐际动力等。南山区已集聚超过20家相关企业及机构,形成完整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数百亿规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27.6亿元,有望在2030年突破千亿。

2024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多家企业开始部署实训,如优必选与多家车企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同时,逐际动力等企业也在构建生态,推动产业发展。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主任表示,深圳将在政策、场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近期还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竞逐“人形机器人第一城”。

政策与产业的共振,将推动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泛起更大涟漪。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