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发展驱动散热行业业绩增长
AI导读:
生成式AI发展浪潮下,散热市场产品需求大增,AI终端、数字基建等领域蓬勃发展,驱动相关公司业绩整体向好。中石科技、飞荣达、强瑞技术等多家企业预告2024年业绩显著增长,领益智造散热业务也快速增长,加码创新、投资、出海成为散热企业三大发展主线。
生成式AI发展浪潮下,散热市场下游主要市场AI终端、数字基建、智能汽车、安防等领域蓬勃发展,驱动散热市场产品需求大增,新散热方案迭出,相关公司业绩整体向好,行业未来可期。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A股已有飞荣达、中石科技、强瑞技术等多家散热业务相关公司预告2024年业绩增长。另外,领益智造相关负责人也透露,2024年,该公司散热业务受益于AI终端及通讯业务的快速增长,营收规模显著提升。
散热企业业绩普遍预增
中石科技主营各类散热产品,苹果、华为、荣耀、三星、微软、谷歌等均为其客户。近日,该公司公告,预计公司2024年将盈利1.9亿元至2.2亿元,同比增长157.6% -198.28%。
业绩预增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公司逐步拓展北美大客户除手机外的其他终端产品业务,新产品和新项目放量、份额提升。AI赋能下,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产品迭代,新散热方案需求层出不穷,中石科技作为散热领域的领先企业,新项目逐步放量。
飞荣达也披露,2024年公司整体经营稳健,市场趋势积极向好,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增长影响,相关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整体收入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5%。
飞荣达表示,随着下游消费类电子业务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公司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同时,算力服务器的功耗日益增大,对散热方案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与部分重要客户的业务合作有序推进中。
新能源汽车业务订单量持续增长,但由于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客户导入等因素影响,新能源领域毛利率略有下降。
类似企业不在少数。强瑞技术预计其2024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61.45%-97.33%。随着AI产品的爆发式增长,相关算力需求带动服务器市场快速扩张,公司散热器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亦随之增长。
领益智造散热业务营收也在快速增长,散热产品已成为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升级,散热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AI驱动行业再迎发展“春天”
作为电子产品组件的核心构成,散热产品主要用于解决电子产品的热管理问题。
目前,市场主流的散热产品包括热管、均温板、导热界面材料等,其中热管、均温板技术门槛较高,其早期应用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随后被引入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领域的散热设计。
导热散热行业伴随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宽而迅速发展。近年来,受益于下游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市场的发展,全球导热散热行业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子产品趋向高性能、小型化发展,散热问题更加突出,为导热散热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散热行业再迎发展新机遇。
中石科技表示,AI终端开始蓬勃发展,AI手机、AI PC等产品算力更大、功耗更高,散热性能要求也随之提升,为散热需求带来全新增量,推动散热技术方案升级。
领益智造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散热产品正迎来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将扩展到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能穿戴、AI服务器等领域。
据透露,领益智造散热产品出货量呈现上升趋势,还正关注GPU、CPU及AI应用等领域的散热产品合作机会。
除AI终端外,当前我国5G通信及下一代先进通信等领域正加速发展,也为散热行业带来了巨大增长空间。
据BCC Research发布的研究报告,2023-2028年,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8.5%。
预计到2028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9.12亿部,这将为散热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加码创新、投资、出海
加码创新、投资、出海成为当下散热企业三大发展主线。
领益智造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散热业务将迎来高速增长期,未来将通过技术创新、产品方案扩张等实现持续突破。
具体到2025年,领益智造计划持续加大在散热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拓展新的客户群体,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同时优化产品结构。
思泉新材也表示,2025年,公司将积极拓展市场客户,持续研发创新。
思泉新材已启动越南北宁投资建设高性能导热散热产品的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客户端的占有率。
中石科技也表示,外延并购是公司重要发展战略,考虑的并购方向包括散热新材料等。
苏州天脉刚于2024年10月24日在A股实现IPO,其所募资金将投资于散热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满足下游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