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股独立行情显著,专家看好长期投资机会
AI导读:
中国科技股在DeepSeek“破圈”等因素推动下迎来最强独立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行情呈现结构性特征,专家总体看好长期投资机会。但短期或逐步降温,长期看取决于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
在Deepseek“破圈”及价值重估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科技股正迎来近年来最强的一波独立行情,多个科技类指数和龙头股持续上涨,且已累积较大涨幅。
本轮中国科技股行情呈现出结构性特征,存在一定分化。专家对中国科技股行情前景看法不一,但总体看好长期投资机会。
中国科技股独立行情显著
2月26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47%,成为近期中国科技股持续走强的缩影。数据显示,自2025年2月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加速上涨,指数已较2025年1月的低位上涨超过40%,不到一个月时间累计涨幅高达26.04%。
科技股一骑绝尘,将其他赛道和板块远远抛在身后。港股市场中,恒生金融分类指数和地产分类指数涨幅均远逊于恒生科技指数。A股市场中,科创50指数累计涨幅达17.98%,远超上证指数涨幅。科技属性强的行业如计算机、通信等涨幅靠前,传统行业表现疲弱。
资深市场人士桂浩明认为,科技股行情活跃与前期跌幅较大及DeepSeek“出圈”有关。
结构性分化明显
中国科技股行情呈现结构性特征,存在分化。港股科技股中,硬科技公司股票涨幅靠前,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港股互联网公司中,与大模型、AI关联度高的公司涨幅靠前,生活服务类互联网公司股价相对滞后。
A股市场方面,涨幅居前的科技类股票主要集中在DeepSeek概念股。随着科创50指数相关标的获投资者认同,硬科技公司正在逐渐跟上。
银泰证券策略分析师陈建华认为,A股与港股科技板块内部分化主要受市场投资逻辑影响。DeepSeek模型性能比肩海外巨头,激发资金做多国内科技股热情。资金聚焦AI硬科技及应用端,导致科技股内部分化。
后续行情如何?
中国科技股上涨后,各方关注后续行情。从估值角度看,中国科技股仍处于历史上“不贵”的区间。恒生科技指数滚动市盈率低于历史中位数和平均值,也明显低于纳斯达克指数。
桂浩明认为,科技股行情可能还处于前期阶段,后续可能推动市场和社会改变,以及经济效益产生。若涨得太快,调整不可避免,但大趋势未变。
陈建华认为,短期看,科技股行情或逐步降温,因积累一定涨幅且受情绪面驱动。长期看,继续看好科技板块长期投资机会,取决于技术突破进展和产业应用落地进程。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