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安必平发布业绩快报,全年营收同比下滑5.33%,归母净利润下滑44.99%。随着AI医疗备受瞩目,安必平股价飙升。然而,新版本的“AI+医疗”故事能否吸引投资者,仍需时间验证。安必平面临业绩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AI业务收入占比不足0.5%。


2月26日晚间,安必平发布业绩快报,全年营业总收入4.71亿元,同比下滑5.33%;归母净利润2203.69万元,同比下滑44.99%。随着Deepseek人工智能“出圈”,AI医疗备受瞩目。自2025年2月6日以来,安必平股价飙升超100%,市值从16.50亿元涨至34.15亿元。期间,公司发布多则公告提示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追捧安必平的原因在于病理诊断行业长期存在的医生短缺、分布不均等问题,AI技术被视为解决之道。安必平已“持证上岗”,相较于同行,具有较高的确定性。然而,新版本的“AI+医疗”故事能否更动听,仍有待观察。

净利润下滑45%,AI业务收入占比不足0.5%

安必平自2020年8月登陆科创板以来,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下滑。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去年营业总收入约为4.7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03.69万元,同比下滑44.99%。HPV筛查和检测是安必平的核心业务,LBP和PCR系列主要用于宫颈癌筛查和诊断,上半年合计占营收的50%左右。

然而,这两块市场均竞争激烈。在LBP产品上,国际大型厂商占据明显优势;在PCR系列上,公司荧光PCR产品不能对HPV进行分型,而国内多家同行拥有分型产品。安必平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及医疗集中采购政策影响。同时,公司扩大了专业人才团队,为长远发展构筑基础。

安必平是本轮“AI+医疗”行情的热门股,其底层逻辑是“宫颈细胞学+AI”。公司推出AI宫颈癌筛查具有先发优势,擅长细胞学及HPV筛查。LBP-PIAS可帮助病理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减少工作量。然而,2024年度该产品直接销售收入占公司营收比例不足0.5%。

新版本的“AI+医疗”故事未必动听

业绩快报发布后,安必平股价下跌。公司表示,近期股价涨幅较大,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截至2月26日收盘,公司动态市盈率为154.98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资金预期AI宫颈癌应用大范围落地,但过去十年AI在病理科渗透率不高。

安必平总结原因包括病理科数字化程度低、曝光度低、自动化和国产化程度低以及AI技术实现难度大等。未来商业模式包括产品捆绑销售、探索独立收费或软件授权模式以及在基层共建服务中通过AI赋能远程诊断等。然而,现行支付模式下,这些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

多位临床医生和相关企业人士认为,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AI病理走进临床应用的程度将迎来突破。但新版本的“AI+医疗”故事能否吸引投资者,仍需时间验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安必平、AI医疗、业绩下滑、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