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股价创新高,国际投行密集上调目标价
AI导读: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厂,在AI热潮下股价创新高。国际投行密集上调其目标价,凸显中芯国际在资本市场和产业界的重大影响力。公司基本面向好,营收持续增长,毛利率提升,未来成长预期乐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赛男上海报道
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二大纯晶圆代工厂,其市值与估值在AI热潮下再创新高。
2月26日,中芯国际港股收盘价达57.4港元,创历史新高,市值达4580亿港元;A股收盘价104元,市值达8299亿元。自年初以来,A股、H股股价均强劲上涨。
5年前,中芯国际创下A股10年最大IPO记录;5年后,其股价再创新高,国际投行密集上调目标价。
高盛、杰富瑞等机构上调中芯国际港股及A股目标价至62.7港元及157.5元人民币,评级上调至“买入”。尽管交银国际下调评级至“中性”,但目标价上调至48港元。中芯国际股价已突破各大机构目标价。
国际大行的关注凸显中芯国际在资本市场和产业界的重大影响力,也映射着国际市场对这家晶圆巨头投资机遇的重新审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成长性和中芯国际的估值成为市场焦点。
中芯国际A股自2024年三季度末开启上攻行情,H股在Deepseek热潮推动下连续大涨。公司基本面向好,营收持续增长,毛利率提升,四季度业绩指引超预期。
2024年,中芯国际营收首次突破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业绩展望积极,一季度销售收入环比增长6%至8%,毛利率介于19%至21%。
DeepSeek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加速AI应用落地,驱动国产AI芯片需求增长,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将最先受益。
中芯国际回归A股近5年,从科创板最大IPO项目到面临禁令、限制手段,经历多次人事变动,股价也曾跌破40元。但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加速产能建设和设备采购,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24年,中芯国际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上排名攀升至第三,仅次于台积电和三星。纯晶圆代工厂排名全球第二。中芯国际正在深度影响产业链重构。
估值重构过程中,存在不同声音。交银国际、大和证券下调评级,但上调目标价。中芯国际A股动态市盈率已达215倍,港股119倍,市场担忧估值泡沫。
资深投行人士表示,估值主要看未来成长预期。中芯国际股票上涨逻辑在于中国半导体迅速成长,高等级芯片加速量产落地,国产替代加速。
投资中芯国际,就是投资中国科技的未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