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逻辑推理领域的惊艳表现,为AI+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尽管存在商业化落地艰难、数据壁垒等问题,但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开源策略等优势,将加速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转型。2025年或将成为医疗AI商业化落地的爆发年。

今年以来,“AI+医疗”的浪潮再次掀起。这一领域并非新鲜事物,但始终在寻求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主义的平衡点。商业化落地的艰难、数据标准化采集难、漫长的产品研发周期及巨大投入,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痛点。2025年初,Deepseek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逻辑推理领域的惊艳表现,为AI+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

CIC灼识咨询董事总经理刘立鹤指出,DeepSeek的颠覆性不仅在于技术指标超越GPT-4,更在于将大模型从技术展示推向行业工作流重构,尤其在金融、医疗领域。智药局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30家药企、医院等机构宣布将DeepSeek技术深度嵌入药物研发、临床决策等核心场景。

在资本市场,医疗AI概念股表现强劲。今年以来,美股、港股和A股市场相关企业的股价大幅上涨,智慧医疗板块也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在技术突破、资本加码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医疗行业中长期增长逻辑已然清晰。国信证券研报称,AI在医药板块的落地将是2025年的投资机会。

然而,狂欢背后亦有隐忧。部分相关概念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佳,股东和高管减持引发市场关注。行业人士指出,医疗AI概念虽想象空间巨大,但单纯接入DeepSeek、与实际业务关联不大的企业,多是炒概念。此外,数据壁垒仍是模型训练亟待突破的瓶颈。

DeepSeek的出现为大模型在应用端提供了空间,尤其是医疗行业。其低成本高效能,极大地赋能了医疗AI的开发。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指出,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显著降低了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成本,使医疗企业能以极低成本接入大模型能力。

DeepSeek的开源策略也有助于构建一个开放、协作、可持续的医疗AI创新生态。医疗健康公司能结合医疗专业数据,针对复杂场景进行二次开发,推动AI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商业化落地。DeepSeek将加速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医疗行业对数据隐私和安全要求极高,传统不开源模型存在风险。DeepSeek通过开源和支持本地化部署,医疗数据无需上传至云端,全程在医院或企业内部封闭训练,增强了自主性和便利性。

医疗AI长期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实现普惠、精准、可持续的医疗服务升级。DeepSeek作为基座模型,经本地化部署和微调后,在推理和决策场景下表现出色,为处理复杂医疗数据或支持精准决策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高发,医疗AI可突破时空限制与人力瓶颈,将优质医疗能力转化为可标准化复制的数字服务。DeepSeek等大模型已走进三甲医院,辅助医生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体验。

AI在医疗领域的另一个突破方向是预测性AI,利用数据评估患者未来发生疾病的风险。未来,AI将转向预测健康风险,推动主动性和预防性医疗的发展。医疗AI要想重塑全链条,数据是重中之重。DeepSeek大模型开源后,AI或已进入平权时代,数据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

在本轮行情中,互联网医疗企业涨幅凶猛,快速享受DeepSeek带来的红利。尽管AI+医疗想象力广阔,但AI+检测诊断最成熟,应用逻辑清晰。AI制药也被寄予厚望,但仍是难啃的骨头,需与传统方法深度融合。

医疗AI的落地离不开具体场景。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发布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给出了84个应用场景。随着DeepSeek等AI工具的应用,医疗产业大模型的商业化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打开。中信证券指出,可围绕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落地两条主线挖掘AI+医疗受益标的。

市场普遍认为,2025年将是医疗AI商业化落地的爆发年。对行业来说,价值重塑的节点已经到来。

(实习生孙伟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