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交所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发布,全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同比增长9%,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0%。恒生指数涨幅领跑全球股市,港股市场表现抢眼。科技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受益于DeepSeek的“破圈”效应,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过30%。


2024年2月27日,香港交易所(00388.HK)(以下简称“港交所”)发布全年业绩报告,全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224亿港元,同比增长9%;股东应占溢利为130亿港元,同比增长10%。

港交所指出,尽管2024年市场持续波动,但全球经济前景乐观,市场气氛改善,有利于港交所旗下市场交易活动的活跃。

进入2025年2月,港股市场表现抢眼,恒生指数涨幅领跑全球股市。截至2月27日,恒生指数涨幅已达到17.27%,几乎与2024年全年17.67%的涨幅持平。在“科技牛”的推动下,恒生科技指数自年初至2月27日的涨幅已超过30%。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至今,恒生指数涨幅稳居全球主要市场之首。数据显示,截至发稿,道琼斯、纳斯达克、英国富时100、日经225的涨幅分别为1.63%、-3.97%、7.14%、-7.25%,而恒生指数涨幅已达15.51%。

然而,近两个交易日恒生指数略有回调,截至2月28日午盘报23171.69点,下跌2.3%,但2月涨幅仍保持在14.57%,继续领跑全球股市。

港股单日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达6207亿港元

港交所2024年全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224亿港元,同比增长9%;股东应占溢利增至131亿港元,同比增长10%。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港交所表示,主要业务收入的增长得益于现货、衍生产品及商品市场交易量的提升,带动交易及结算费用增加,以及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收费的增加。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走势将继续影响全球市场,但经济复苏已显现积极信号。内地刺激政策与国际主要市场的降息举措,将为香港新股市场及二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正值港交所上市25周年之际,作为香港资本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我们将持续投资未来发展,提升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推动市场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期待与所有利益相关方携手共进,共创新篇章。”陈翊庭表示。

2024年下半年,港股市场表现尤为活跃。10月8日,港交所股票现货市场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达到6207亿港元。全年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金额达1318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6%。沪、深港通及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亦创历史新高,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额达到482亿港元,同比增长55%;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额达1501亿港元,同比增长39%。

在IPO市场方面,港交所提到,2024年下半年新股集资额是上半年的五倍多。全年共有71只新股上市,集资额达880亿港元,同比增长90%。

其中包括多家内地行业头部企业,如家电巨头美的集团(00300.HK)、华润集团成员企业华润饮料(02460.HK)。美的集团登陆港股时备受青睐,上市后7个交易日涨幅达31.47%。

此外,阿里巴巴(09988.HK)完成在香港的双重主要上市,并于去年9月10日被纳入沪、深港通,内地投资者可通过港股通进行投资。内地投资者对阿里巴巴资产早已期待已久,此次纳入更是顺应市场呼声。2024年9月10日至9月30日,阿里巴巴H股股价涨幅高达40.49%。

港交所在财报中强调,阿里巴巴股票纳入沪、深港通后交易活跃,为南向港股通的资金流动带来贡献。

恒生指数2月涨幅接近去年全年

2025年以来,港股结束上一年末的调整期,强势反弹,并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成为市场热议话题。数据显示,恒生指数自2025年2月初至2月27日的涨幅达到17.27%,与2024年全年涨幅基本持平。

受益于Deepseek的“破圈”效应,科技板块表现最为突出。1月27日,DeepSeek发布R1模型,以高性能、低成本且开源等特征,比肩OpenAI等全球领先企业,对全球AI技术路线、产业格局及开源意愿产生重大影响。在“科技牛”的推动下,恒生科技指数自年初至2月27日的涨幅已超过30%。

中金公司2月22日发布的研报指出,对比本轮港股行情与去年“924”行情,两者均受情绪驱动且由交易型资金主导,但本轮行情更聚焦于AI科技板块,结构性特征显著。在547只港股通样本中,本轮只有20%的个股跑赢指数,主要集中在科技、消费、AI医疗领域,而老经济和传统板块多数落后。

对于港股后市,国泰君安海外策略负责人陈熙淼在2月25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当前科技产业周期趋势已确立,意味着除了主题炒作机会外,市场有望迎来中期投资机遇。同时,需重视产业政策态度的积极变化,这将引导估值和情绪的率先修复。

市场情绪高涨之际,香港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推出新政,各界人士也积极建言献策,力求吸引更多资金入场。

1月23日,香港证监会公布新监管规定,扩大了可售予香港公众的上市结构性基金范围,增加了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界定收益上市结构性基金两类产品。

在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方面,虽然不包括在港双重上市的海外上市股票和在内地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但港股仍是亚洲首个涵盖该类产品的金融市场。

一名私募人士表示,这相当于在港股市场开通了一个做多或做空海外标的的渠道,对美股投资者可能更具吸引力。

2月11日,香港总商会提议扩展“跨境理财通”计划至内地其他主要城市,并扩大产品范围。针对沪深港通,建议放宽“南向通”合格投资者的门槛,并豁免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购买香港股票的20%税款。

2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布《2025至2026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其中涉及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协助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筹融资发展、优化内地和香港在电子支付的联通等多重利好。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关键词:港交所、恒生指数、港股市场、科技板块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