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开源其V3/R1推理系统,公布成本与理论收入数据,545%的成本利润率引发业内震动。分析称验证了低成本和开源模式提供AI服务保持高利润空间的可行性。AI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后续发展将保持对算力的高需求。

  本周,Deepseek启动开源周,并于3月1日正式开源其DeepSeek-V3/R1推理系统。同日,公司发布了《DeepSeek-V3 / R1 推理系统概览》一文,首次公布了该系统的成本和理论收入数据。

  据DeepSeek估算,V3/R1推理系统的理论日利润高达346万元人民币。若所有token均按DeepSeek-R1的定价计费,每日总收入预计可达56万美元,成本利润率更是高达545%。然而,DeepSeek方面澄清,实际收入并未达到这一理论值,因为V3的定价更低,且收费服务仅占一部分,加之夜间还有折扣,所以实际收入低于理论预期。

  就在近期,DeepSeek还宣布下调夜间空闲时段(北京时间每日00:30至08:30)的API调用价格,其中DeepSeek-V3降至原价的50%,DeepSeek-R1更是降至25%。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曾公开表示:“我们的原则是不贴钱,也不赚取暴利。这个价格也是在成本之上稍微有点利润。”

  尽管如此,545%这一惊人的数字仍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分析指出,这验证了以较低成本和开源模式提供AI服务,同时保持高利润空间的可行性

  ▌对算力行业影响如何?

  DeepSeek的成功案例似乎表明,在硬件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强大的AI性能。那么,DeepSeek公布的545%利润率是否加剧了对算力长期需求的担忧呢?对此,业内专家提出了不同看法:

  在《DeepSeek-V3 / R1 推理系统概览》评论区,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表示:“DeepSeek官方披露的大规模部署成本和收益数据,再次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他认为,目前许多供应商无法达到这一收益水平,原因在于V3/R1架构与其他主流模型存在显著差异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也表示,DeepSeek的经验确实证明了在模型预训练阶段,较低的算力也可以取得较好的训练结果。但他同时认同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观点,即DeepSeek的创新并不会减少对算力的需求。

  中国银河2月28日发布的研报指出,DeepSeek的开源模式推动了大模型从“重资本军备竞赛”向“合作共创平台”的转变,改变了行业的商业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开源合作,利用全球开发者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创新,从而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大模型从上游的硬件算力到下游的应用有望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进一步推动产业生态的繁荣。

  中信证券认为,DeepSeek在降低模型训练成本方面的实践,预计将激励科技巨头采用更为经济的方式加速前沿模型的探索和研究,同时解锁和落地大量AI应用。算法训练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以及单位算力成本降低对应的杰文斯悖论等,均预示着中短期内,科技巨头在AI算力领域的持续、规模投入将是高确定性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海内外算力板块均出现较大波动。从投资角度来看,国盛证券指出,短期内市场对AI发展前景持观望态度属正常反应,但长期来看,只要AI发展的逻辑未动摇、产业发展按规律持续进行,算力产业链的景气度终将回归。海外需要突破性创新带动算力需求增长,而国内AI产业起步较晚、基数较低,应主要关注算力产业链的边际变化。

  该机构还指出,AI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后续AI Agent、多模态AI的发展将保持对算力的高需求。因此,应更重视边际定价,关注新兴成长方向与个股,如威腾电气、美格智能等。同时,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如数据中心方向的润泽科技、万国数据等,以及CDN方向的网宿科技等。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