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经济首席谈栏目邀请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分析师,共探民间投资新趋势。文章讨论了民间投资由地产依赖转向技术驱动的变化,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投资活跃情况,以及如何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轻资产运营激发民企创新发展动力。

  编者按

  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新质生产力发展亮点纷呈。但经济转型仍面临内外部诸多挑战,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间存在“温差”。中国证券报今起推出“中国经济首席谈”栏目,邀请首席经济学家、分析师等,共探经济热点,助力投资者理解政策逻辑、经济趋势、产业变革。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指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方向。

  数据显示,民间投资由“地产依赖”转向“技术驱动”。此变化能否成新趋势?如何巩固并延续?政策端如何发力激发活力?中信建投胡玉玮、东吴证券芦哲、中泰证券杨畅展开对话。

  民间投资现三方面变化

  中国证券报:高技术投资活跃、房地产投资下降成民间投资特征。这反映民企何种风险偏好?

  杨畅:民间投资有三变:高质量发展、确定性收益偏好、退出建筑业。转向高技术领域明显。

  芦哲:民间投资中制造业投资表现佳,特别是高技术领域。房地产投资拖累。民企偏好转向高附加值领域,规避风险、追求确定性收益。

  中国证券报: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投资活跃,新趋势能否持续?

  杨畅:民企已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赛道迁移。国家发改委将修订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支持民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催生新增长极。

  芦哲:人工智能或成民间投资未来三年迁移方向。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专利中占比超60%。Deepseek助推国内人工智能投资热潮。

  产业链协同促内生增长

  中国证券报: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轻资产运营对重塑产业生态有何启示?

  芦哲:轻资产运营细化产业链分工,企业聚焦核心能力。产业链协同创新成重点。民企有三种投资动力:技术驱动、政策响应、产业协同。

  杨畅: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轻资产运营助力民企突围,展现价值与市场活力。

  中国证券报:多项创新显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增强。如何激发民企创新发展动力?

  胡玉玮: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关键。民企对政策了解不足,要素获取与公平竞争待优化。

  精准施策促投资氛围

  中国证券报:形成“政策-要素-市场”良性循环,还需在哪发力?

  芦哲:加强宏观政策稳定性、可预期性,给予稳定投资预期;加强民企融资支持,市场推广一视同仁。建立精准评估体系,结合主观满意度与客观数据验证。

  胡玉玮: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政策引导与预期管理,搭建政企沟通平台。

  杨畅:三方面谋划:多考虑经济手段、负面清单管理、市场化手段调节。具体措施针对化解经营顾虑。舆论引导结合正面宣传与清理乱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