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龙头加持,中国可控核聚变赛道迎新玩家
AI导读:
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拟增资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为可控核聚变赛道带来资金支持。聚变公司有望成为中国商业核聚变的“鲶鱼”,激发行业竞争活力。行业热度持续上升,预计2030-2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万亿元。
核电龙头加持,中国可控核聚变赛道迎来重磅玩家。2月28日,中国核电(601985.SH)和浙能电力(600023.SH)同步宣布,拟增资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投资金额分别为10亿元和7.5亿元。
此次参股,意味着可控核聚变赛道得到了核电龙头和电力国企的资金支持。聚变公司有望借助中核集团的技术和工程积累,成为中国商业核聚变的“鲶鱼”,激发行业竞争活力,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未公布聚变公司具体信息。天眼查显示,中核集团旗下存在一家名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于2024年9月由“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更名而来,注册资金35.3亿元,中核集团持有100%股权。中核集团也是中国核电的控股股东。
3月3日,即消息宣布后的首个工作日,A股核聚变板块大涨。国光电气(688776.SH)、永鼎股份(600105.SH)、联创光电(600363.SH)等多只股票涨停。这些公司均为核聚变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
核聚变作为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能源”。中核集团作为中国两大核电龙头之一,其下属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近年来,随着高温超导材料规模化应用、AI技术进步等因素助推,商业核聚变公司加速成立。中国核聚变赛道也吸引了大型国有集团、私人资本和地方政府等资方的押注。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核电与浙能电力参股的聚变公司实际业务,但预计该公司或将开展新一代紧凑型聚变装置的建设,以降低成本和建造周期,提前实现装置发电。
尽管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突破需要长期研究和大量资金投入,但行业热度持续上升。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预计2030-2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万亿元。
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均表示,最新的增资交易尚需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核聚变、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可控核聚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