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武汉蓝电(830779)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翻倍,引发市场关注。公司作为电池测试设备研发生产商,近期因固态电池题材受到追捧。公司否认开展固态电解质技术研发,但与固态电池产业关联紧密,未来有望深度参与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

5个交易日内股价翻倍!武汉蓝电(830779)这只股票创造了奇迹。作为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蓝电专注于电池测试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4年5月登陆新三板,2023年6月转战北交所,发行价为26.6元/股。

截至3月4日收盘,武汉蓝电股价飙升至81.98元/股,较发行价飙升超200%。特别是在2月26日至3月4日的短短5个交易日内,股价从40元/股附近直冲80元/股以上,实现翻倍增长。

武汉蓝电否认涉足固态电解质技术研发

武汉蓝电股价短期飙升的背后,是市场对固态电池题材的狂热追捧。数据显示,春节后至3月4日,固态电池概念股指数累计上涨20.95%,远超沪深300指数,甚至领先科创综指约7个百分点。

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武汉蓝电近期舆情热度显著回升,正面舆情数量大幅增加。3月4日,武汉蓝电公告称,开源证券、青创伯乐投资等多家机构于3月3日调研公司。公司表示,自2025年1月起,电池材料行业回暖,目前在手订单正常。

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的“武汉蓝电公布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进展”,公司明确否认。武汉蓝电强调,从未开展固态电解质技术研发,也未公开披露相关进展或规划。报道中的“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为不实信息。

电池测试领域实力强劲,有望深度参与固态电池商业化

尽管武汉蓝电澄清了“固态电解质技术突破”传闻,但公司与固态电池产业联系紧密。武汉蓝电为华中科技大学郭新教授团队的固态电池中试项目提供测试支持,助力完成车规级固态电池的国家权威认证,加速其量产进程。

分析认为,武汉蓝电通过技术研发、市场定位及产业链协同,深度嵌入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武汉蓝电位于“新能源汽车组件”下“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测试仪表”分支。该细分领域全国共有21451家企业,但A股上市公司较少。武汉蓝电核心产品是研究级电池测试设备,在高校、科研机构及电池材料研发企业方向具有较高市占率。

东莞证券研报指出,武汉蓝电主营研发和质检领域电池测试设备,已成功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领军企业供应链。2019-2023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60%以上,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展现强劲市场竞争力。

电池检测设备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25年,企业研发和质检领域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7%。武汉蓝电在此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市场份额稳定。

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武汉蓝电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快速攀升,截至2024年底已接近80项,较2021年翻倍,体现公司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业绩表现同样优秀,2020年至2023年间,营收、净利均保持高速增长,四年内实现翻番。

固态电池迎来里程碑,机构看好产业链机会

武汉蓝电基本面优秀,同时固态电池产业商业化进程加速,催化股价大涨。梅赛德斯·奔驰开启全固态电池路测,续航里程增加25%。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

国内车企也纷纷布局固态电池,上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等企业均给出了固态电池装车时间表。中信证券、华鑫证券等机构认为,固态电池市场前景广阔,建议把握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