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行动,推动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同时提出扩大内需,紧抓促消费和惠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等。在政策支持上,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融资配套机制,更好地分配和管理财政科技经费,推动科技创新。预计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成为经济稳健运行的支撑项。

《报告》继续保持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在国内经济面临转型、外部科技限制增多的背景下,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对“人工智能+”领域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伴随年初以来国产大模型降低开发门槛,今年多个行业有望进入“硬件规模化+软件开源化”阶段。《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推进大模型广泛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年内重点赋能领域。

扩大内需是第一要务,紧抓促消费和惠民生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成为今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要目标。《报告》强调促进消费和投资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短板,使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凸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同时结合惠民生,重视提升消费能力,增进民生福祉。

《报告》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较去年增加一倍,将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同时,提出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包括扩大健康、养老、托幼等服务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等。

逆周期调节加码发力,政策调控更具灵活性

面对宏观环境挑战,实现经济目标增速需更积极的宏观政策支持。《报告》提到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今年《报告》首次提出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预计后续宏观政策调控将更具灵活性。财政发力方向亮点明显,中央或成主导者,财政增量资金运用兼顾稳增长、促创新、防风险。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增强应对能力和空间。

同时,《报告》强调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报告》明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背景下,稳外贸、稳外资难度加大。《报告》从优化金融服务、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培育外贸新动能等方面部署稳外贸工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新空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