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推动下加速发展,科创板公司积极拥抱新赛道,加强研发创新。人形机器人作为多行业集合体,与科创板战略新兴行业具有高度技术同源性,未来产业沙龙座谈会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新华财经上海3月7日电(记者杜康)年初以来,Deepseek和宇树科技等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精彩表现引起了全社会乃至全球的高度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并强调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这一议题再次引发了各方的热议。

  3月6日,上交所举办“未来产业沙龙”人形机器人产业座谈会,吸引了20余家产业链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与券商、创投机构、银行等专业机构参与。本次座谈会围绕“对话未来伙伴:人形机器人”这一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深入探讨了产业发展热点,旨在推动资本市场积极拥抱和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加速发展期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2023年,工信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颠覆性产品。2024年,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更是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之首。随着政策的不断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加速奔跑,掀起了一波科技创新和产业热潮。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行业、多学科的“集合体”,与科创板六大战略新兴行业具有高度技术同源性。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已聚集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创板公司亦积极拥抱人形机器人新赛道,加强研发创新。据记者梳理,已有14家科创板公司将深入研发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相关产品纳入公司2024年“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并对外披露。

  其中,部分公司在行业内已崭露头角,如绿的谐波和步科股份。绿的谐波的主要产品谐波减速器作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打破了进口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步科股份则是中国移动机器人配套伺服电机销量最多的厂商之一。

  耦合式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升级

  在座谈会上,“耦合”一词被频繁提及。参会企业认为,突破技术堵点需要强化产学研耦合,加大研发投入,共同攻克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难题。同时,推动商业化落地需要促进产品研发与应用场景深度耦合,充分挖掘人形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需求。

  此外,产业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本体厂商与供应链上游的耦合。参会企业呼吁整机厂商能与各零部件供应商共同成长,提高关键部件适配性。

  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研发成本高、难度大,相关企业也建议引导资金、数据等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人形机器人产业聚集。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未来,上交所还将继续围绕未来产业领域举办多场座谈会,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