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金积极参与中国资产重估,A股港股成估值洼地
AI导读:
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全球资金正在积极参与本轮中国资产重估,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A股和港股成为估值洼地,吸引外资流入。业内认为,美股科技股估值存在泡沫,而中国资产被低估,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
近期,来自全球的资金正在积极参与本轮中国资产重估,一部分资金在积极寻找买入机会,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
例如,2月韩国投资者投资中国股票的月度交易额环比增长近两倍。此外,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贝莱德等国际知名机构纷纷发布报告,看好中国股市的未来表现,认为其存在显著的估值洼地。
受访专家指出,全球资本正从美股科技股中获利了结,转而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流入A股和港股科技股的趋势愈发明显。

看多做多中国资产成为市场共识。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韩国投资者投资中国股票的月度交易额大幅增长,创下新高,并远超同期对欧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资规模。
特别是,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排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国股票占据多数席位,多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资产尤其是科技类资产在2月表现突出,与韩国股市形成鲜明对比,市场动能成为吸引韩国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此外,从全球范围来看,资金也在积极参与本轮中国资产重估。
海通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当前已见外资阶段性回流,1~2月北向渠道流入A股资金近200亿元,春节后流入港股资金最高约180亿港元,显示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交易主要集中在恒生科技成分股等科技型公司,对消费和周期性板块兴趣不大。
今年开年以来,全球股票市场呈现“东升西降”的趋势。A股和港股表现强劲,而美股则表现不佳。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全球资本正在从美股科技股中获利了结,寻找新的估值洼地,流入A股和港股科技股的趋势明显。
业内投资人认为,美股科技股估值存在泡沫,而中国资产被低估。高盛、瑞银等国际投资机构纷纷发表对中国资产的乐观看法,认为其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
特别是,随着AI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中国有望在全球产业技术革命中扮演领先者的角色。这将进一步提振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
综上所述,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外资流入趋势明显。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经济的稳步复苏,中国资产将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优选之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