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I智能体Manus与阿里通义千问达成战略合作,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打造更具创造力的通用智能体产品。Manus发布后迅速走红,引发市场关注,但也面临‘套壳’等质疑。开源证券和银河证券研报看好AI Agent落地产业趋势。

国产大模型与国产智能体的结合,或将引发新的技术革命。3月11日,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近期备受瞩目、邀请码一码难求的AI智能体Manus将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携手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国内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功能,共同为中国用户创造更具创新力的通用智能体产品。

记者就此消息向阿里方面求证,阿里通义千问团队确认:“Manus与通义千问正就开源模型展开合作,期待与全球更多AI创新伙伴携手前行。”

回顾3月6日,中国AI创业公司Monica推出了首款AI智能体产品Manus,被誉为“全球首款通用Agent产品”。演示视频中,Manus展现了强大的自主执行能力,如筛选简历、房产研究、股票分析等。发布后,Manus迅速走红AI圈,被视为行业新星。由于处于内测阶段,邀请码在二手市场被炒至高达5万元。

然而,伴随赞誉而来的是“套壳”和“饥饿营销”等质疑。业内人士分析,Manus基于底层AI大模型,通过任务分解调用不同工具执行任务。虽不具备底层大模型能力,但仍是应用层创新。

近期,MetaGPT团队在GitHub上推出OpenManus项目,旨在复刻Manus核心功能,声称仅用3小时完成。面对质疑,Manus团队保持开放态度。首席科学家季逸超表示,“极致套壳也是胜利”。业内人士认为,Manus的应用端创新同样重要,拉开了AI智能体大规模应用的序幕。

季逸超透露,Manus使用了Claude和阿里千问大模型微调开发。Claude具备高级推理、视觉分析等多模态能力。Manus团队正在测试Claude 3.7,计划更新。

AI智能体被视为推理模型后的技术新热点。OpenAI推出Operator,智谱AI推出AutoGLM,但均未引起广泛关注。Manus成功“出圈”,完成了市场教育,意义重大。

开源证券研报预测,2025年AI Agent应用将多点开花,B端率先商业化,电商、营销、CRM、金融等场景加速落地。银河证券研报认为,AI Agent落地将提升大模型集成度和算力需求,推动应用增长,开拓AI行业大模型共振发展新局面。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