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大对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均强调将依法严惩此类犯罪行为。同时,代表委员还提出了完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规范量化交易等建议。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强烈呼吁,加大对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并进一步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举旨在强化市场信心,保障投资者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更是强调了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依法严惩资本市场违法犯罪的重要性。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也提到,已协同中国证监会等制定相关工作意见,整治私募基金领域风险,起诉了825名涉及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证券类犯罪的嫌疑人。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建议,应完善打击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的制度,增加追责依据,明确民事、刑事责任认定标准,并强化协同处置机制,切断财务造假利益链条。在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贾文勤还建议完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简化启动程序,扩大诉讼主体,并强化代位诉讼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则提出,应规范股票市场量化交易,发挥其在提升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同时,强化量化交易风险防控,提高高频交易机构的资本金下限和准入门槛,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防止非理性炒作和市场过度波动。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杨宗儒介绍,2024年广东证监局坚决落实严格监管执法要求,围绕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戒体系、维护市场功能、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中心工作,持续推动提升监管效能。主要举措包括构建和完善“全链条”监管执法机制,依法从严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监管执法协同机制,坚持金融为民,将投资者保护要求贯穿监管全流程。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