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交所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机制、加强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市ETF规模实现翻番,突破万亿元大关。

3月11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研究部署资本市场贯彻落实具体举措。

与此同时,深交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将相关精神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相结合,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市汇聚了一大批各行业领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形成了极具活力的民营上市企业集群。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市已汇聚约2000家民营上市公司,占深市上市公司数量的七成以上,市值合计约22万亿元,占比六成以上。这些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支持下,通过研发创新,持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例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次实现技术突破,发布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可应用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此外,自研重卡底盘换电解决方案,推动重卡行业转型升级。美的集团则在资本市场支持下并购发展,逐步实现向“科技集团”的转型。

去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文件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逻辑,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和制度机制不断完善,为高质量服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深交所一方面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鼓励更多公司参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同时坚持从严监管,提升科技监管效能,以严监严管塑造良好市场生态。

深交所将以深化创业板改革为牵引,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和市场定价机制,促进市场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集聚,全方位服务新质生产力。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近年来,深交所积极顺应居民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制定实施专项行动方案,从指数编制、产品开发等方面综合发力,持续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2024年,深市ETF规模实现翻番,突破万亿元大关,规模近5年年化增长率超50%。深交所持续加强产品创新,推出跨市场产品,纳入更多新技术、新业态企业,便利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同时,创新推出基准做市债ETF、自由现金流ETF等,为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当前,深交所正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加大ETF产品创新供给力度,不断引入源头活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