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当下A股市场下起“红包雨”,上市公司积极分红增强投资吸引力,彰显治理效能提升。推动分红常态化需强化稳定性、优化结构与方式、强化信息披露,随着改革推进,将推动资本市场稳步发展。

  当下,A股市场下起“红包雨”,投资机遇凸显。截至8月22日,已经披露2025年半年度分红预案的A股上市公司,中期拟合计派现超千亿元,A股分红成为市场焦点。

  上市公司积极分红不仅反映出其更加注重投资者回报,资本市场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更彰显了我国资本市场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分红已从过去的“政策引导”逐步转向“内生需求”,成为企业完善治理与创造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对A股市场发展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分红常态化,需多维度协同发力,化“被动响应”为“主动作为”,从而夯实价值投资基石,推动资本市场行稳致远,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其一,强化分红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让回报有章可循。上市公司要避免“一年分、一年不分”的随意性,将分红从“一时热”升华为“长久计”,让其真正成为稳定市场预期的“定心丸”。这要求上市公司综合考虑自身发展阶段、经营模式、外部环境等因素,主动将分红政策与中长期发展战略结合。首先,上市公司应分阶段、有策略的分红。对成长期企业而言,需处理好投入与分红的关系,夯实长远发展基础。对成熟期企业而言,则应提高分红比例,积极回馈股东。其次,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应确保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通过公司章程明确分红政策,向市场传递稳定信号,帮助投资者形成合理预期,减少因政策波动引发的市场扰动,避免随意性分红或过度分红,让分红理念真正内化为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

  其二,优化分红结构与方式,让“红包雨”下得更精准。上市公司应结合现金流状况,积极探索更灵活的分红方式,让投资者能更及时地分享公司成长红利。同时,要平衡即期与远期利益,在保证现金分红比例的前提下,探索“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组合拳,或通过股本回报等方式,在提升股东即期回报与保障企业长期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提升分红的“含金量”与精准度,让分红效益最大化。

  其三,强化信息披露与沟通,让分红逻辑“透明可感”。上市公司不仅要“分好钱”,更要“说好话”,应通过投资者说明会、业绩发布会等多种渠道,主动向市场阐释分红的逻辑与未来蓝图,将分红行为升华为传递公司价值理念、塑造品牌形象的有力工具。这不仅能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理解和信任,更能引导市场形成理性、长远的投资氛围,促进A股市场健康发展。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分红意愿与能力不断增强,将推动资本市场朝着更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方向稳步迈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