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单独立项,设立相关费用。脑机接口板块午后拉升,多家公司跟涨。国内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不少进展,医疗是脑机接口主要产业化方向。

3月12日,国家医保局官方公众号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下称“神经系统立项指南”),旨在贯彻落实《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推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编制。近日,国家医保局还公布了心血管系统类、骨骼肌肉系统类、呼吸系统、口腔类、血液系统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立项指南。

当日,脑机接口板块午后拉升,创新医疗涨停,诚益通涨超10%,三博脑科、爱朋医疗、南京熊猫、翔宇医疗、麒盛科技等跟涨。神经系统立项指南参考2023年版技术规范,将现行神经系统价格项目整合为82项,加收项24项,扩展项8项。该指南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单独立项,设立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铺平了收费路径。

脑机接口技术,即在大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连接,通过识别脑电波特征读取大脑意图,转化为计算机指令,实现人机交互。根据脑机接口与大脑的相互作用方式,可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需手术植入电极,解决重度疾病;非侵入式则电极置于头皮,操作简便,应用场景广泛。

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接受采访时表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各有侧重,解决不同问题。全球脑机接口产业链仍处于初期,自研芯片和算法是核心壁垒。华安证券指出,美国企业在全球脑机接口竞争中领先,而我国则以医疗应用为主。

我国脑机接口产业链上游包括宁矩科技、脑虎科技、阶梯医疗及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校。医疗是脑机接口主要产业化方向,下游应用中医疗方向占比过半。2024年,脑机接口产业下游相关企业近350家,应用方向不少于30种,医疗企业占比56%。

近年来,国内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不少进展。2019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团队实现国内首次通过意念控制机械手臂。2023年,清华大学医学院与宣武医院开展全球首次NEO试验成功。今年1月,脑虎科技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团队通过国产原创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

今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施全球首批第4例脑脊接口手术,让瘫痪者重新行走。此前,该团队已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全球首批3例临床概念验证手术,标志着脊髓损伤治疗迈入“神经功能重建”新纪元。

(关键词:脑机接口、神经系统立项指南、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技术应用)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