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重估引领股市上涨,科技普惠成关键
AI导读:
2024年以来,中国股市在全球资本市场中领涨,资产重估成为关键。科技行业在政策与企业努力下,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恒生指数表现抢眼,港股先导效应积极影响A股。中国资产重估体现科技和经济发展普惠大众的理念,中国创新者提升全球民众生活水平。
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普遍陷入调整,而中国股市却一枝独秀,在主要市场中领涨。此轮中国资产重估始于2024年9月,春节后,在Deepseek(深度求索)、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因素的推动下,科技行业的估值迎来大爆发,并延续至今。与此同时,高盛、大摩、花旗等国际顶级投行也纷纷看好中国资产。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迅速扩散,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上行超过1%。房地产销售降幅在今年1月明显收窄,房价企稳,尤其是2025年开局的土拍市场,核心城市表现尤为出色。
资产重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因素累积的结果。当前市场,“自立自强”成为主线。政策推动与中国企业在外部压力下寻求发展的双重作用下,依托中国庞大的高素质工程师队伍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科技正从“跟随”向“引领”转变。在操作系统、半导体、AI、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企业已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新兴生产力的持续涌现,资产重估的正向循环将持续。
本轮资产重估中,恒生指数表现抢眼,港股的先导效应对A股产生积极影响。港股市场中,中资股占比超75%,但长期估值偏低。例如,A+H公司H股估值普遍低于A股。市场信心源于政策、舆论及专业机构的买入。推动中国资产重估需强大动力,港股市场因低估值且集中大型科技股而具备此潜力。内地资金通过南向通持续流入,为港股市场注入动能。自去年10月以来,内地资金净买入额高达6700亿港元。阿里、腾讯等大型港股带动A股概念股走强,恒瑞医药、赤峰黄金、蓝思科技等企业在港上市或计划上市,促进内外资互动。
重估中国资产,是对科技和经济发展普惠大众理念的认可。在全球贸易体系受冲击、关税壁垒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及劳动者凭借智慧和劳动,持续提供低价优质产品,提升全球民众生活水平。无论是汽车、家电、光伏,还是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中国创新者秉持普惠精神,让更多人享受科技红利。面对技术封锁,“杭州六小龙”、比亚迪、宁德时代、蜜雪集团等企业崛起,通过创新提升资产收益率,为世界经济描绘新图景,中国资产价值将愈发耀眼。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