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力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增长
AI导读:
政府将“专精特新”放入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的总体规划中,明确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工信部计划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认定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国家依托数字化技术构建多层级联动企业服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专精特新”已经连续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专精特新”放入了“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的总体规划之中,明确“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3月12日,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主持召开干部大会。会上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这一举措旨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计划在2025年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认定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专精特新企业勇闯“蓝海”
“专精特新”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是在2022年。当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并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此后,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迅速增长,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从近年来的培育成果看,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梯度培育成效显著。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在勇闯未来产业的“蓝海”,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量子领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小巨人”企业数量已经近5000家。它们正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协同创新的先锋力量。
再认定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局面已经初步形成,中小企业正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军”式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认定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00个,其中产值高于1000亿元的集群有8个,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超过1000个。
这些特色产业集群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五成集群对所在县域GDP贡献超过10%,超过七成西部集群对所在县域GDP贡献超过10%。它们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避免盲目发展和趋同现象,多地政府发文明确了认定办法,要求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结合产业发展形势和自身发展特点,科学制定3~5年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同时,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也被要求积极引导集群发展,定期开展集群诊断,精准扶持方向。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继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此外,国家还将依托数字化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构建起覆盖国家、省、市、县的多层级联动企业服务网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