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逝世,享年95岁。他被誉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荒者”,一生致力于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统一监管体制形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于2025年3月14日逝世,享年95岁。刘鸿儒的离世引发了金融圈人士的广泛缅怀,他被誉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荒者”。

  “当时的很多管理者思想非常开放,在刘鸿儒主席的包容下,我们得以推动许多改革。”前证监会副主席、前中投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高西庆在接受专访时如此回忆。

  刘鸿儒1930年出生于吉林榆树,一生致力于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研究生班,并在苏联莫斯科大学获得经济专业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在中国人民银行担任多处要职,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推手。

  1990年,刘鸿儒大胆向国家领导人建议保留股票市场试点,并亲自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典礼。1992年,他出任证监会首任主席,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统一监管体制形成。

  在刘鸿儒的领导下,证监会迅速建立了监管机构,加强股市规范监管,推动证券立法。他提出“专家为主,廉政为本”的工作方针,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关注国内企业在海外融资的途径,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便是他的重要成果之一。

  然而,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使刘鸿儒于同年3月30日卸任证监会主席职务。在任期间,他见证了上证指数的起伏,尽管任期内指数涨跌幅为-8.63%,但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卸任后,刘鸿儒继续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并在多个民间组织和大学任职。他出版了多部金融学术著作,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评价刘鸿儒为“最幸福的经济学家”,因为他不仅影响了政府决策,他的学生也继续发挥着重要影响。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