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严惩科创板IPO“带病闯关”行为
AI导读:
3月14日,上交所对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的“AXDZ”及相关主体作出纪律处分,引发市场对如何防止IPO“带病闯关”行为的思考。近年来,部分企业试图通过虚假披露等手段蒙混过关,损害投资者利益。建议收取IPO审核费用、加强现场检查、强化惩戒与激励措施。
3月14日,上交所网站发布三份纪律处分决定书,对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的“AXDZ”及相关主体作出纪律处分。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市场对如何防止IPO“带病闯关”行为的思考。
“AXDZ”违规情况主要包括研发人员认定不准确及收入确认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例如,发行人在与某关联方的交易中,尚未发货即确认收入54.49万元。保荐人和会计师的核查工作存在重大缺陷,核查结论与事实明显不符。上交所对发行人、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均进行纪律处分。
近年来,部分企业试图通过虚假披露、隐瞒事实等手段“带病闯关”。这种行为损害投资者利益,破坏资本市场公平性和透明度。注册制下,上市门槛更具包容性,但信息披露要求更高、更严。发行人应诚实守信,依法充分披露信息。
为有效遏制IPO“带病闯关”现象,建议:
一是收取IPO审核费用,提高申请成本,减少随意申报行为。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对发行人收取一定金额的审核、注册费用,若存在虚假披露或“带病闯关”行为,费用不予退还。
二是加强现场检查,作为IPO全链条监管的重要手段,现场检查在发现“带病闯关”疑点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确定现场检查对象包括问题导向和随机抽取两种方式,现场检查覆盖面大幅提高。
三是强化对相关主体的惩戒与激励。发行人及其相关主体、中介机构等须承担法律责任。对遵纪守法的中介机构加大正面激励力度,若中介机构为市场推荐优质企业上市,监管部门可予以资金奖励。
中介机构在IPO过程中扮演“看门人”角色,应确保其职业操守。监管部门应严惩违规行为,同时激励优质中介机构。(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键词:IPO,科创板,纪律处分,信息披露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