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股今日迎来科技主线回归,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科技股成为市场领头羊,大型科技股集体走强。热点板块普涨,大公司年报利好催化后市。港股作为“中国资产”重估主阵地,吸引私募机构积极南下布局。

  财联社3月18日讯港股今日迎来科技主线全面回归,三大指数午后持续攀升,表现强劲。截至收盘,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2.46%及2.79%,均创下阶段新高。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幅上涨3.96%,成功重回6100点上方,科技股成为市场领头羊。

  市场热点聚焦:科技主线引领恒指新高,空头退潮趋势明显;热点板块全面上涨,大公司年报利好后市;港股作为“中国资产”重估主阵地,吸引私募机构积极南下布局。

  【科技主线领航 恒指创阶段新高 空头退潮】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集体发力,百度因发布文心大模型4.5和文心大模型X1,股价大涨超12%;阿里巴巴上涨5.8%,京东涨幅超过5%,腾讯、小米均涨超3%,科技板块成为市场热点。

  其他热点方面,AI、算力等概念热度回升,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抢眼,越疆(02432.HK)飙升近28%。半导体、黄金、汽车、金融、家电、生物医药等行业也普遍上涨。下跌板块中,乳品股短线回调,电力股略有走低。

  整体来看,港股在科技热潮推动下,创下三年新高。

  恒指全天成交额达到2859.35亿港元,较前一日放量超过400亿,资金面热度显著升温。

  沽空方面,总沽空金额为307.51亿港元,占恒指成交额的10.75%,处于近5日低点,显示空头正在退潮。

  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的沽空金额位居前三,分别为22.9亿港元、22.07亿港元、21.67亿港元。

  【热点板块普涨 大公司年报利好催化】

  行情方面,今日市场呈现普涨格局,科技板块热度再次领跑,是否将开启新一轮行情值得期待。

  此外,大公司年报利好消息开始落地。中国联通披露2024年财报,预计2025年营收、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将大幅增长,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并特别为人工智能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作了预算安排。小米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总收入同比增长35%至365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1.3%,表现强劲。

  短线趋势上,科技股回温的持续性将决定指数能否继续攀升。恒指已逼近25000点大关,本周后续还有腾讯、美团及多家中字头公司财报发布,有望进一步催化市场热度。

  【港股成“重估”行情主阵地 私募机构积极南下】

  相比之下,A股市场今日表现相对冷淡,全天冲高回落。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5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33亿。

  结合港股表现来看,科技股仍是“中国资产”上涨的主要动力,港股科技巨头扎堆的优势在年报行情中继续显现。

  媒体报道显示,私募机构对港股的兴趣度较高。

  千亿级私募景林资产合伙人高云程透露,已将持仓中的美国公司全部卖出,重点布局港股。宁泉资产等知名基金经理也积极买入港股标的。多家百亿级私募正积极布局港股,重点关注科技、医药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中金表示,前2月经济数据符合预期,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中金指出,近期全球股市波动较大,美股大跌背景下,中国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港股表现优于A股。近期A股也开始普涨,由结构性行情转为全面上涨。

  展望未来,中金对市场持积极态度,认为指数中期有望震荡向上。当前环境下,国内股票相对有利。一方面,市场整体估值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数据企稳,宏观政策积极信号频出,通胀和企业盈利企稳预期逐渐形成。

  配置上,中金建议关注AI产业趋势催化的科技成长股,同时结合供给出清思路布局细分行业。红利策略年内难有超额收益,但可适当配置以获取绝对收益。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