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加速发展 eVTOL飞行汽车引领未来交通
AI导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是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元年,eVTOL飞行汽车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家企业已展现出竞争力,但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未来,随着技术普及、政策护航,飞行汽车将助力开启城市立体交通新时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是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元年,广义的飞行汽车,即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多家企业已在eVTOL产业链上展现出竞争力,头部企业已完成产品公开首飞并获得订单,商业化步伐加快。
尽管eVTOL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资本、技术及法规等挑战,但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技术普及、政策护航与生态协同,飞行汽车正加速进入日常生活,助力开启城市立体交通新时代。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表示,飞行汽车的出现,将交通道路从地面拓展至低空,预示着城市及乡村空中交通新时代的到来,引领第三次大众化交通革命,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关键材料取得突破
eVTOL能否应用落地,主要取决于续航能力与飞行器轻量化。续航能力由动力系统决定,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是关键。复合材料的突破性应用,则是飞行器轻量化、高性能的核心。
近期,固态电池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关键材料取得突破,为eVTOL性能提升和商业化应用注入新动力。亿航智能EH216-S完成全球首次eVTOL固态电池飞行试验,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合作的凝聚态电池项目也加速了产业化进程。
万联证券分析师表示,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耐热性能等优势,能有效提升飞行器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是飞行器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之一。目前,飞行器公司和电池厂商正积极布局相关产业。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密度低、强度高,成为eVTOL首选。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eVTOL飞行汽车GOVY AirJet整机结构90%采用碳纤维,重量仅为传统汽车车身的三分之一,续航有望提升至400公里。
eVTOL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度重叠,有70%核心部件技术相通。大型汽车企业借鉴自主研发的电动化技术,转化应用高能量密度电池、高效电机及电控系统;同时移植智能化技术,开发飞行器的自主导航、避障、精准起降等功能。
产业链投融资活跃
eVTOL市场潜力巨大,引起投资界高度关注。在国家战略背景下,eVTOL产业正经历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转变。2024年《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明确将低空经济定位为万亿元量级新兴产业,资本市场已捕捉到这一趋势。
2024年,中国eVTOL领域融资活动频繁,发生超60起融资事件。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多家领军企业获得大额融资。资本也深度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包括传统起降设施、通用机场等领域。
传统车企加速跨界融合,助力飞行汽车商业化。广汽集团计划通过B端出行服务切入低空经济;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预计2025年底完成首款飞行汽车试飞。
此外,多地成立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低空经济发展。预计到2035年,eVTOL商业化运营营业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形成一个逾万亿元的庞大市场。
大规模商用仍需努力
头部企业正在加快商业化进程。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盈利的eVTOL公司;小鹏汇天计划2026年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
张扬军认为,飞行汽车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预计到2035年,载物载人eVTOL飞行汽车开始规模化应用。但要让飞行汽车真正普及,仍需克服电池续航、安全技术、成本与产业链协同等难题。
加快构建高效、灵活的航空器适航审批体系,提高适航审批效率,已成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目前,eVTOL适航审定平均耗时3年,远超产品研发周期。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