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凭借汽车产业生态土壤深厚、政策支持稳定推进和丰富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场景,已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领跑者。目前,上海已开放多条测试道路,为多家企业颁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牌照,累计测试里程达数千万公里。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突破,上海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全科生”优势愈发明显。

  上海汽车产业生态土壤深厚,政策支持持续稳定,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目前,上海已开放1586条总长2767公里的测试道路,为38家企业、847辆车颁发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牌照,累计测试里程达2800万公里,其中自动驾驶模式测试里程超过2000万公里。这些数字充分展示了上海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方面的扎实基础。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上海在自动驾驶规模化实践方面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在政策突破、场景覆盖和商业化节奏上均处于领先地位。政策方面,上海一直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行者,从2016年建立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到2024年多家企业获得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上海的政策环境对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非常友好。

  政策保驾护航,推动自动驾驶发展

  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上海在政策先行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创新和突破,为自动驾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202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是我国首部针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的地方性法规,为自动驾驶企业的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纽劢科技等纷纷表示,上海的政策环境对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利,相关部门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和诉求,不断改进政策环境,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汽车生态完善,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作为中国汽车重镇,上海已成功构建起涵盖研发、制造、销售及配套服务的全链条产业集群,形成了要素齐全、协同高效的生态圈。这为自动驾驶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产业链支持,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比如,友道智途依托上汽集团的产业链优势,获得了从研发到量产的闭环生态支持。小马智行也表示,上海研发中心所处的长三角“四小时产业圈”为供应链提供了保障,有助于企业实现降本和提效的诉求。

  应用场景丰富,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除了出租车领域,上海还在港口货运、物流等多个场景开展无人驾驶的试点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运营经验。

  嘉定、临港新片区、奉贤等地都在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建设,为自动驾驶提供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这些丰富的场景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也推动了上海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上海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上海将继续凭借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完善和场景落地能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商业化落地,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领跑者。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