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开年,“反内卷”成为职场热词。多家知名企业如名创优品、大疆、海尔集团等推进“反内卷”,引发舆论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导向与企业实践相呼应。反内卷旨在提升效率,保护员工权益,成为企业改善社会形象的重要方面。

  2025年开年,“反内卷”成了职场热词。

  从名创优品的新春开工寄语提出“严禁形式主义”,到大疆要求员工晚上9点前下班,再到海尔集团公开表态抵制无效加班,多家知名企业推进“反内卷”,相关举措或声明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舆论热议。

  引人瞩目的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导向与企业实践互相呼应,共同推动职场文化的变革。

  这场管理变革的背后,是“反内耗”的效率提升新需求,也是“简单”二字所定义的品牌新法则。

  “反内卷”剑指效率提升。3月9日,大疆要求员工“晚上9点前下班”的规定经媒体报道后迅速登上热搜,“反内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随后,美的被曝出强制下午6点20分下班,海尔集团也表示坚决抵制无效加班,反对“形式化出勤”。联想集团也发布文章称:“大厂反内卷文化看联想集团。”

  事实上,早在2月5日,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新春开工寄语中就提出了“提升审批效率”“坚持数字化提效”等六大要求。

  “反内卷”为何成为这些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随着业务扩展和组织规模扩大,内部管理与决策效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流程形式大于内容,低效会议消耗了员工精力,影响了业务推进。美的集团副总裁赵磊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无效加班、无意义的微信群点赞等现象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导致成本增加。

  从企业管理视角看,“反内卷”举措实质上是一场组织效能的革新。名创优品已采取多项具体措施,如取消PPT汇报,改为简洁的文字和表格报告,同时实行“开门政策”,减少层级沟通障碍。会议方面则提出“333原则”,让会议以数据和解决问题为导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王小毅教授指出,“反内卷”体现了管理对“人效比”的重新定义。同时,他也强调“反内卷”对于品牌的深刻内涵,一些企业通过弹性工作制、心理健康支持等举措构建“员工第一”的情感共鸣。

  员工权益成为重要议题

  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角度看,“反内卷”事关员工权益这一重要议题。多家公司将员工权益保护或员工健康放在实质性议题分析矩阵的重要分类中。

  美的集团在ESG报告中明确将“员工健康与安全”列为重要议题之一。名创优品在ESG报告中强调,不断追求为雇员打造更具舒适度、更有益于健康的工作环境。

  保护员工权益与“反内卷”密不可分,相关细节丰富了雇主品牌的内涵。王小毅认为,雇主品牌由硬要素和软要素构成,包括薪酬竞争力、职业发展通道、文化共鸣等。反内卷的本质是雇主品牌从“效益驱动”向“人性化价值驱动”的范式跃迁。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蒋青云教授表示,构建雇主品牌需关注价值观、制度文化、员工行为和表达沟通等方面。“反内卷”是企业改善社会形象的一个方面,但不完全等同于重塑品牌形象。

  “反内卷”并非反竞争

  “反内卷”是“躺平”吗?这是热议的一个话题。联想集团表示:“不打卡,灵活办公,但这不等于鼓励‘躺平’,因为我们一直相信真正的竞争力来自科技创新。”赵磊也表示,“反内卷”反对的是无效的内耗式竞争,通过简化工作方式去除冗余工作,让员工专注于核心项目。

  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反内卷”旨在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和文化,激发员工创造力和积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反内卷”需要企业在效率和人性化管理之间寻找新的平衡。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