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分歧:科技股后市怎么走?人工智能能否持续引领?
AI导读:
沪指徘徊3400点下方,科技板块轮动显著,人工智能等表现抢眼。基金经理对科技板块后市看法不一,部分认为有泡沫需关注细分行业,部分认为人工智能仍是市场主线。短期调整不改向好趋势,投资者需警惕短期过热风险,以长期视角审视。
证券时报记者林乔
沪指徘徊于3400点下方之际,科技板块轮动行情显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板块表现抢眼。然而,并非全面普涨,部分细分板块出现回调。
当前,基金经理对科技板块后市看法不一。部分基金经理指出,科技板块内“泡沫”初现,需关注细分行业或估值更低的红利板块;而另一部分基金经理则坚信,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股行情仍是市场主线,短期震荡不改向好趋势。
科技股短暂回调?
华北某基金经理提醒,权益市场特别是偏成长科技风格的板块,有泡沫化迹象,短期调整在所难免,调整幅度将决定后期参与深度。
近期,恒生科技指数亦迎来回调。华南某基金经理分析,恒生科技指数快速上涨后回调需求显现。该指数一直高波动,此轮上涨背后,上市公司业绩兑现尚不充分。此外,港股通高股息策略近期表现不佳,市场跷板行情显著,这与美债收益率高位运行相关。
近期,AI叙事逻辑主导市场波动,TMT板块成交持续占A股成交40%~50%。有基金经理表示,市场割裂,AI硬件及相关应用公司获高估值,而传统公司估值则极低。
“并非所有成长都创造价值,若企业无法形成‘护城河’,终将在竞争中毁灭价值。当前热捧的AI标的,能否通过考验,仍需观察。”该基金经理称。
高性价比板块显现
短期内,科技股行情极致,资金抽离其他板块。
华东某基金经理认为,科技股估值提升源于中国制造和科技产业提升。对科技制造行业保持乐观,但需关注细分行业估值和落地能力。科技行业叙事变化快,热门领域或产生过高预期。建议关注泛新质生产力,寻找落地且估值性价比高环节。
天弘基金指出,当前科技板块火热,部分资金寻求基本面坚实、估值中低位的行业或资产。对有色坚定看多,长期乐观。食品饮料板块亦可乐观,估值合理,政策出台效果显现,消费作为经济重要组成,或有更多政策刺激。
华南基金经理表示,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回升至7.2%左右,税后股息率近6%,吸引力强。相比A股红利资产,港股红利资产估值折价,股息率更吸引人。
人工智能长期向好
华夏基金认为,全球经济在美国关税政策下重塑秩序,中国科技崛起,人形机器人、大模型、智能车等国产化制造改变境内外资本对中国科技估值认知。
华夏基金表示,即使短期调整或TMT板块过热,也不意味着科技股行情结束。从中长期看,人工智能是未来数年产业发展趋势,将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加速。全年乃至更长时间,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股行情将是市场主线,短期震荡不改向好趋势。
嘉实制造升级基金基金经理孟夏指出,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发展处于早期阶段,短期震荡难免,需立足长期主义审视投资机遇。面对不确定性,需冷静理性,避免情绪化决策,关注技术迭代、市场流动性、行业重大事件等对产业链及个股的影响。
孟夏同时提醒,投资者需警惕短期过热风险,以长期视角审视技术演进。智能机器人板块高成长性与高波动性并存,建议长期投资布局。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