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人才加速流向实业,券商面临逆向淘汰
AI导读:
投行人才加速流向实业,2025年内已有31名券商人员跳槽至实体企业,人才流动明显加剧。保代因项目联系、丰富履历或家族企业传承等原因投身实业,反映出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人才流动的紧密性。同时,券商面临逆向淘汰,大量保代跳槽实业,部分券商遭遇人才短缺困境。
投行人跳槽上市公司,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董秘或财务总监,此现象愈发普遍。一方面因投行业务步入寒冬,人才逆向淘汰加剧;另一方面,对众多投行人士而言,投身实业,无论社会地位还是收入,都更具吸引力。

最新案例为上市公司福斯达,3月20日公告显示,黄正杰与张远飞分别出任公司财务总监及董秘。二人均有天健会计所高管任职经历,黄正杰更是前浙商证券投行部业务副总监、保荐代表人。
券商投行总监投身曾保荐企业,仅是近期人才流动加剧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5年内已有31名券商人员跳槽至实体企业,相比2024年一季度,人才流动明显加速。
年内共计101名保代因个人原因或工作变动辞任,涉及39家券商。保代流向不仅影响投行人员结构,还可能为业务转型提供更多样化的样本。
投行人流向实业的同时,实业对券商、基金、私募、会计事务所等机构从业者亦具吸引力。2025年一季度,首席分析师、营业部、资管条线、风险管理部等背景人员纷纷投身实业。
投行人的实业角色转换
上市公司新增高管,往往因投行背景备受瞩目。
案例一:昱能科技董秘、财务负责人朱佳磊,曾任东方证券投行业务总监,亦是昱能科技IPO签字保代,项目成功后正式加盟。
案例二:灿瑞科技董秘任梦飞,曾在兴业、中信投行任职,拥有丰富资本市场经验。
案例三:回天新材董事长兼总经理章力,曾任海通证券投行部业务经理,现为控股股东、实控人。
案例四:海通投行部经理王梦勋,现任广联航空副总经理,与公司董事长为父子关系。
投行人员投身实业路径多样,有的因项目联系入职,有的凭丰富履历转型,还有因家族企业传承与投行经验结合实现角色转换。这既体现了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人才流动的紧密性,也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2025年转型案例新变化
自2024年至今,已有61名券商人员跳槽实业,对比2024年,2025年金融机构人员投身实业呈现新变化:
变化一:上市公司岗位不再局限于保代,其余业务条线人员亦加入,如首席分析师、营业部、风险管理部等。
变化二:除券商外,基金、私募等机构人员亦青睐转型实业。
变化三:券商投行面临逆向淘汰,大量保代跳槽实业,部分券商遭遇人才短缺困境。
保代坦言,行业紧缩,竞争加剧,为长远发展,需提升综合实力。实业领域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保代流向实业成为趋势。
未来,券商其他业务条线及非券商机构人员向实业转型的趋势是否加剧,还需结合市场动态观察。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