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文章探讨了市场风格再平衡背后的逻辑,包括业绩期临近、资金高切低及宏观环境波动等因素。分析了科技成长与顺周期资产的后续走势,并参考2013年、2019年行情,提出AI革命上半程及顺周期中枢上移的投资展望。

自去年9月以来,在政策超预期转向、市场风险偏好改善的背景下,成长风格明显跑赢价值。春节前后,在Deepseek重构AI新叙事、以及机器人产业趋势等催化下,科技成长更是一路高歌猛进。然而,近期成长与价值、科技与消费、红利之间的分化程度收敛,市场行情经历了从春节前后至2月下旬的科技领涨,到3月以来政策博弈行情下的顺周期修复,再到近期红利资产韧性凸显。这种风格“再平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何看待后续风格走势?

一、风格“再平衡”背后的逻辑

01 业绩期临近,从“讲故事”到“看现实”

从历史数据看,个股4月涨跌与其当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增速正相关。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期临近,基本面对市场的主导力量增强,而前期涨幅较高的题材股面临季报考验,有回调压力。近期申万绩优股指数相对亏损股指数走势向上,反映了市场对景气投资的关注度升温。绩优股指数聚焦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消费白马,亏损股指数分布分散,计算机、电子权重占比较高。

02 资金高切低,极致交易结构下的修正

科技板块年初以来持续上涨后,交易过热导致资金阶段性退潮,并沿估值和拥挤度高低切换,带来行情扩散与波动。调整后,TMT成交额占比从46%高点回落至30%附近,拥挤度消化,各行业市盈率普遍调整6-9%。

03 宏观环境波动,不同风格“各表一枝”

长期来看,盈利趋势决定风格风向。然而,流动性、宏观预期波动及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对短期行情影响亦不容忽视。近期,联储谨慎降息预期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外部流动性释放节奏不畅,叠加海外科技股调整风险外溢,对高位科技成长形成压力。而顺周期资产受政策博弈影响,行情从科技向顺周期扩散,再回归平淡。

二、后续风格走势分析

01 以史为鉴:相似的2013、2019年

当前宏观环境与2013年、2019年类似,盈利企稳但缺乏弹性、流动性宽松,且具备科技宏大叙事。这两年的行情可为今年提供参考。

02 科技:AI革命上半程,短期主题切向业绩

AI革命序幕刚拉开,技术迭代和资本开支扩张将持续催化科技行情。短期调整或因高拥挤,关注科技从主题向基本面预期驱动转变。当前中国AI行情步入算力基建投入阶段,后续爆款应用有望打开上涨空间。

03 顺周期:中枢上移,短期关注预期差

广义财政赤字率提升有望带动顺周期中枢上移,但大幅突破条件不充分。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起步平稳,但外需面临关税挑战,内需有望受益于政策细则落地和经济基本面修复带来的预期改善。

04 向后看,短期聚焦科技成长

市场正过渡到基本面验证阶段,短期有望聚焦业绩确定性强的方向。中期看,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当前科技行情演绎时间和空间均未到极致。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风格之变,均衡制胜?)

(责任编辑:66)

本文探讨了市场风格再平衡的逻辑及后续风格走势,重点分析了业绩期、资金流动、宏观环境对风格的影响,并参考历史行情,提出科技成长和顺周期资产的投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