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表示,A股市场正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海外机构对中国资产乐观预期升温,科技与消费板块潜力巨大。他提出三大策略助力中国经济重塑增长动能,并建议关注A股潜力板块及国债投资。

  近日,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教授殷剑峰在“上证·首席讲坛”上指出,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海外机构对中国资产的乐观预期不断升温,其中科技与消费板块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殷剑峰提出三大策略助力中国经济突破结构性挑战、重塑增长动能。首先,以养老体系改革引入资金“活水”,浇灌资本市场;其次,利用人工智能重塑产业逻辑;最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服务业及基础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

  对于A股市场的机遇,殷剑峰明确表示,从历史角度看,A股目前处于绝对低位。高盛集团近期报告亦指出,今年中国股票市场开局良好,摩根士丹利也建议全球投资者增加对中国股票的配置。

  展望未来,殷剑峰认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正蓬勃发展,Deepseek、游戏科学等企业的崛起彰显了中国供给侧的强大实力。同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出台使得消费板块备受瞩目。

  在资产配置方面,殷剑峰建议,除了关注A股市场的潜力板块外,目前50年期限国债收益率已超过2%,购买国债也是明智之选。

  关于中长期资金来源,殷剑峰指出,我国资本市场虽持续深化改革,但仍面临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他强调,健全养老体系第二、三支柱,推动储蓄资金向投资转化,是破解这一瓶颈的关键。

  以美国为例,其资本市场长期繁荣得益于机构投资者主导的“资金三角”——养老金、寿险资金与共同基金,其中养老金规模最大。相比之下,我国养老体系第一支柱远超第二、三支柱,但随着养老体系的健全,第二、三支柱将形成规模效应,为资本市场提供持续的中长期资金。

  在动能转换方面,殷剑峰对人工智能寄予厚望,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和工业领域的具身智能。他认为,中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领域的具身智能有望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凸显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殷剑峰还以广东某独角兽企业为例,展示了AI应用对传统纺织业的颠覆性变革。该企业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收集数据,利用AI将创意设计图生成样板,实现了“订单驱动、零库存”的生产模式。

  然而,技术革命也伴随着挑战。IMF研究显示,AI将影响全球近40%的就业岗位。殷剑峰强调,需构建“投资于人”的新型财政体系,以应对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社会分化。

  在财政支出方面,殷剑峰建议加快从“补砖头”向“补人头”转型,增加对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信息技术行业及政府提供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强消费能力与信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