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金融法院发布《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介绍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受理的证券纠纷案件情况,其中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数量占比高达99.7%,涉及多个市场板块和行业领域。

  3月27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证券纠纷案件的审判情况、典型案例及机制创新成果。

  据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介绍,自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该法院共受理了9246件证券纠纷案件,涉及标的总额高达438.24亿元。证券纠纷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其中,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成为最主要的案由。

  在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案件中,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占据了绝大多数,共9077件,占比高达99.7%。此外,还有证券交易合同纠纷、证券回购合同纠纷等多种类型案件。这些案件涉及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北交所和港交所等多个市场板块,涵盖了信息技术、制造业、建筑行业等多个领域。

  在被诉主体方面,57家被诉发行人中,有45家受到了行政处罚,占比高达79%。同时,有3家发行人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启动刑事诉讼程序。此外,还有27家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34家中介机构被诉。这些案件揭示了证券市场中存在的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等违法行为。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最主要的证券纠纷类型,其表现形式多样,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以及未按规定披露等。监管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常涉及多个虚假陈述行为。在57个系列案件中,绝大多数涉及诱多型的虚假陈述。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