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市科委通过项目经理制度,聚焦量子计算等未来产业,组建专业团队推动科技创新。项目经理团队紧密跟踪国际前沿,助力科研团队取得显著进展,同时培育设备研发类企业和青年科技人才,加速未来产业发展。

  编者按 项目经理制度是上海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关键一环,市科委聚焦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绿色燃料等未来产业,组建了专业的项目经理团队,旨在加速科技创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项目经理团队如何助力未来产业?上海在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了哪些新进展?记者跟随项目经理深入调研。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推出“跟着项目经理看未来产业”系列报道,分享项目经理团队如何推动上海抢占前沿技术先机,加速未来产业引领地建设。

  微软CEO纳德拉发布量子处理器“马约拉纳1号”后,上海市科委量子计算项目经理仲东亭迅速联系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朝阳,深入讨论这一成果的潜在价值。项目经理团队紧密跟踪国际前沿,与科学家保持高效沟通。

  “量子科技”已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量子计算机作为未来产业的核心,有望在多个领域提供超越经典计算机的算力,被视为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市科委去年组建了量子计算项目经理团队,进行科技战略研究、产业布局和链条管理。

  目前,上海三个科研团队正沿着中性原子技术路线,研制量子计算原型机,并取得初步成果。

支持“三匹马”研究中性原子路线

  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是什么?记者跟随项目经理团队走进复旦大学和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的实验室,揭秘量子计算机雏形。

  实验室中的量子计算机原型遍布光学器件,科学家通过激光操控中性原子的量子态,构建量子比特。中性原子量子计算路线新颖、性能优越,上海拥有多个相关团队和设备制造企业,具备赶超国际领先团队的潜力。

  市科委采用“赛马制”,支持三个团队研究中性原子量子计算,目标是在今年底研制出上千个量子比特、保真度达标的原型机。同时,设立里程碑考核机制,定期评估团队进展,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在项目经理团队的推动下,上海科学家取得显著进展。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大规模原子阵列重排,创造世界纪录。复旦大学李晓鹏团队也构建了高效量子计算架构和算法。

项目经理团队:懂科技、产业和投资

  项目经理制度源于美国DARPA,上海市科委组建的项目经理团队以专业化为目标,要求成员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量子计算项目经理团队吸纳了政府公务员、产业研究人员、投资人等多领域专家。

  项目经理团队与量子计算专家紧密沟通,研判全球科研和产业动向。他们具备高度专业性,能够深入讨论量子纠错等关键技术问题。

培育“隐形冠军”和青年科技人才

  为谋划未来产业,项目经理团队不仅布局科研项目,还开展全产业链布局,培育设备研发类“隐形冠军”企业,支持量子计算机标准化部件和量产设备研发。

  费勉仪器是一家上海“隐形冠军”企业,研发超高真空、低温等领域设备。项目经理团队调研后,帮助公司建立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支持其研发量子比特芯片晶圆等核心设备。

  在中性原子技术路线上,费勉仪器与频准激光公司合作,有望开发出新一代国产激光器。项目经理还与教委协商,增加量子计算方向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培养未来产业所需的青年科技人才。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