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发布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强化投资者保护
AI导读:
北京金融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证券纠纷审判情况及《北京金融法院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近年来,证券纠纷案件数量持续高企,法院将推动保护投资者的证券纠纷审判机制创新,各方携手推进证券市场法治化。
3月27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证券纠纷审判情况及《北京金融法院证券纠纷审判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此举旨在进一步推动保护投资者的证券纠纷审判机制创新。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宋毅强调,法院将立足金融审判职能,倾斜保护中小投资者,推动证券纠纷审判机制的创新。
证券纠纷案件数量居高不下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薛峰指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最主要的证券纠纷类型。这些虚假陈述行为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及未按规定披露,其中财务造假最为常见。近年来,证券纠纷案件数量持续高企。从2021年3月至2024年12月,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证券纠纷案件9246件,占比达到民商事案件的44.07%。
在证券欺诈责任纠纷中,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占据绝对多数,案件数量高达9077件。
相关主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成常态
薛峰介绍了证券纠纷案件的特点:一是被诉主体范围扩大,投资者在起诉发行人的同时,往往还会起诉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以及中介机构,要求他们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二是涉境外上市发行人的案件增多;三是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如大股东违规减持、内幕交易与操纵市场的民事索赔等。
北京金融法院在深化证券纠纷审判机制创新方面,探索了“双轨双平台”证券群体性纠纷高效化解机制,推动适用“多因子迁移同步对比法”计算投资损失,使损失计算更加科学化。
各方携手推进证券市场法治化
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白皮书》对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发行人应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中介机构应回归本源、勤勉尽责,控股股东、实控人及董监高应各尽其责,同时,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保护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应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窦世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