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修订证券发行承销办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沪深交易所也发布修订后的首发承销细则和再融资承销细则。新规旨在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优化科创板IPO配售机制,激发机构投资者研究定价能力,促进新股合理定价。
3月28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新规即刻施行。沪深交易所也迅速响应,发布了修订后的首发承销细则和再融资承销细则。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IPO方面,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将理财公司纳入IPO网下投资者,并将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资管产品归为A类配售对象,其配售比例不低于其他投资者。在再融资方面,规定理财公司、保险公司管理的多个产品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认购时,可合并计算,视为一个发行对象。
此外,上交所针对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创新性地采用约定限售方式,为网下发行证券设定不同档位的限售比例或限售期。其中,限售比例更高、限售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将获得更高的配售比例,并配套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近年来,政策层面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证监会等联合发文,明确要求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并给予银行理财等与公募基金同等的政策待遇。2025年1月,六部门进一步实施方案,明确了在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等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沪深交易所此次修订承销业务规则,正是为了打通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的渠道。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理财公司作为网下机构投资者,还支持其管理的理财产品直接参与新股网下发行,享受A类优先配售对象的待遇。同时,优化了定增发行对象数量认定安排。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理财公司业务规模的提升,股票投资需求也在增加。此次规则优化意味着银行理财可以直接参与新股发行和再融资,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此举也将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股票发行,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科创板IPO配售优化
证监会曾在“科创板八条”中提出,对未盈利企业网下投资机构实施更高的锁定比例和更长的锁定期限,以提高其配售比例。上交所此次修订首发承销细则,也优化了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的新股发行网下配售及限售安排,旨在吸引“耐心资本”。
通过细化未盈利企业的网下限售比例安排、引入约定限售模式、实施差异化配售等措施,有助于打破平均分配的格局,提高长期持有意愿投资者的参与度,形成基于新股中长期价值的市场化定价机制。
持续优化发行承销制度
沪深交易所此前已就修订首发承销细则、再融资承销细则等向市场征求意见,并对各项建议进行了深入评估。市场参与主体对IPO配售机制优化表示支持,认为这将激发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定价能力,引导投资者基于新股中长期价值报价,减少非理性炒作,促进新股合理定价。
沪深交易所均表示,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持续研究优化发行承销制度机制,推动规范证券发行与承销活动,共同维护发行承销良好秩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