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京港再度携手签署“京港框架合作协议”,助力北京科创企业出海,提升国际影响力。香港将出台相关指引,简化上市流程,为硬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此举标志着京港科技合作迈向新台阶,共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跨越2000公里的直线距离,北京与香港遥相呼应。因为科创,这两座南北双城突破地理藩篱,谋划新的共振。

继2024年9月“京港研发加速中心”成立后,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港科技创新论坛”上,京港再度携手签署“京港框架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京港科技合作迈向新台阶。

“超级联系人”香港再发力,不仅将助力北京科创企业出海,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将出台相关指引,简化上市流程,为硬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京港两地宛如双璧,各展其长,共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专家分析,企业应充分把握京港和大湾区合作的机遇,借助政策红利拓展合作空间,投身高价值科创领域。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摄影记者:刘四红

上市绿色通道

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拥有深厚的基础研究底蕴和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链接国际创新资源的关键窗口。

随着京港合作的持续深化,科创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长邱达根解读了香港最新的科创政策和国际合作优势,并表示香港将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深化京港科创合作。

北京与香港在科研合作、科技企业募资等方面,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众多高校,两地已打破科研资金跨境流动的门槛,为合作提供了便利。香港在吸引国际科技人才方面有一定优势,推动香港与北京在科技领军人物层面的交流合作,是促进科研发展的重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内地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香港资本市场将为硬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后续香港联交所也将出台相关指引,简化上市流程,助力科技企业募资。

“多年来,北京有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关村的众多科技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今年,香港财政司推出了‘科创专线’,为科技公司,特别是硬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邱达根透露,这一举措对于北京的科技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出海”跳板

北京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沃土与高地。截至目前,北京拥有超过2.9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独角兽企业,形成多个产业集群。

香港制定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香港创科发展指明方向。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重要枢纽,香港成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战略支点。北京鼓励外资研发中心集聚发展,其中港资企业占比较大,后续将继续加强与香港的合作与交流。

京港签署的合作协议,将围绕五大领域展开,助力北京科创企业出海,提升国际影响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毕坚文介绍,此次合作将加强出海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双方技术互通和机制共享,共同开拓国外市场。

京港科技合作将朝着开放多元、紧密协同等方向深入展开,打造“创新跳板”,支持北京创新主体通过香港链接更多国际创新资源。

攻坚破局

京港及大湾区科创合作,虽有显著成就,但仍面临挑战。科研经费投入模式差异、跨区域产业链协同不足、营商环境差异等问题,均需在合作中逐步解决。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认为,随着政策推进,京港与大湾区协同创新将继续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立足北京,深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球,构建连接全球的创新网络,使京港和大湾区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重要基点。

企业应充分把握机遇,借助政策红利拓展合作空间,助力区域资源培育顶尖人才。高校也将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影响力。

北京商报记者刘四红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