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协强化证券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发布新修订规范及指引
AI导读:
中国证券业协会为强化证券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发布了《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和《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明确了风险管理原则、环节、限额管理及系统数据管理要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为强化证券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建设,近日发布了重要举措。
3月28日,中证协宣布,为落实新“国九条”及证监会“1+N”系列政策,夯实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基础,制定了《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和《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整体来看,《规范》主要修订了框架、新增风险管理要求并具体化重点条款。而《指引》明确了市场风险管理原则、环节、限额管理及系统数据管理要求。
本次修订有哪些新增的风险管理要求?实践上,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应对与报告有哪些具体要求?记者梳理了以下五方面要点。
要点一:新增7大风险管理要求,子公司全面纳入体系
修订新增7方面要求,旨在解决行业风险管理难题,强化从严监管。
一是明确风险管理目标,确保风险与战略目标匹配,提升风险管理价值。二是提出全覆盖、前瞻性、全局性等五项原则。三是强化子公司管理,要求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四是细化风险管理绩效考核。五是规定同一业务、客户的风险管理要求。六是加强场外衍生品等场外业务管理。七是提升风险管理人员技能,增加内部审计频率。
要点二:5方面增强操作性,首席风险官负责考核
本次修订注重细化描述、清晰管理要求,提升指导作用。
一是强化风险文化建设,增加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求。二是细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职责,包括监事会、首席风险官等。三是增设章节,细化风险偏好及指标体系管理。四是细化新业务、新产品管理要求。五是强化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治理。
要点三:确保市场风险管理全覆盖,建立定期报告机制
《指引》明确了市场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监测、应对与报告环节。
风险识别需全面覆盖业务,关注风险因素关联影响。风险评估应采取定量方法,审慎评估风险计量要素。风险监测需明确范围、职责和频率。风险应对制定限额超限处置流程,形成风险应对措施。风险报告建立定期报告机制,及时报告重大风险。
要点四:建立多层级市场风险限额体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指引》明确了市场风险限额管理要求,包括限额体系、制定、审批及调整。
建立多层级市场风险限额体系,综合考虑风险水平、业务规模等因素。制定限额需分级审批,建立定期、不定期调整机制。同时,确保市场风险相关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要点五:提高市场风险管理认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证协指出,近年来证券行业业务模式不断创新,风险特征发生新变化,需进一步提升《规范》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市场风险管理是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指引》对于完善证券行业全面风险管理自律规则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