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券业协会为强化证券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发布了《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和《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明确了风险管理原则、环节、限额管理及系统数据管理要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为强化证券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建设,近日发布了重要举措。

  3月28日,中证协宣布,为落实新“国九条”及证监会“1+N”系列政策,夯实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基础,制定了《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和《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整体来看,《规范》主要修订了框架、新增风险管理要求并具体化重点条款。而《指引》明确了市场风险管理原则、环节、限额管理及系统数据管理要求。

  本次修订有哪些新增的风险管理要求?实践上,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应对与报告有哪些具体要求?记者梳理了以下五方面要点。

  要点一:新增7大风险管理要求,子公司全面纳入体系

  修订新增7方面要求,旨在解决行业风险管理难题,强化从严监管。

  一是明确风险管理目标,确保风险与战略目标匹配,提升风险管理价值。二是提出全覆盖、前瞻性、全局性等五项原则。三是强化子公司管理,要求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四是细化风险管理绩效考核。五是规定同一业务、客户的风险管理要求。六是加强场外衍生品等场外业务管理。七是提升风险管理人员技能,增加内部审计频率。

  要点二:5方面增强操作性,首席风险官负责考核

  本次修订注重细化描述、清晰管理要求,提升指导作用。

  一是强化风险文化建设,增加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要求。二是细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职责,包括监事会、首席风险官等。三是增设章节,细化风险偏好及指标体系管理。四是细化新业务、新产品管理要求。五是强化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治理。

  要点三:确保市场风险管理全覆盖,建立定期报告机制

  《指引》明确了市场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监测、应对与报告环节。

  风险识别需全面覆盖业务,关注风险因素关联影响。风险评估应采取定量方法,审慎评估风险计量要素。风险监测需明确范围、职责和频率。风险应对制定限额超限处置流程,形成风险应对措施。风险报告建立定期报告机制,及时报告重大风险。

  要点四:建立多层级市场风险限额体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指引》明确了市场风险限额管理要求,包括限额体系、制定、审批及调整。

  建立多层级市场风险限额体系,综合考虑风险水平、业务规模等因素。制定限额需分级审批,建立定期、不定期调整机制。同时,确保市场风险相关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要点五:提高市场风险管理认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证协指出,近年来证券行业业务模式不断创新,风险特征发生新变化,需进一步提升《规范》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市场风险管理是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指引》对于完善证券行业全面风险管理自律规则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