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产业:license-out交易活跃,下一个十年挑战依旧
AI导读:
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周期低谷中展现出韧性,2024年license-out交易活跃,成为资金回流的关键。然而,产业内在问题依旧突出,无序内卷是主要障碍。港股创新药板块近期走出强劲走势,但中长期还需看一级市场退出通道、创新药支付环境等问题的改善。
《科创板日报》3月30日讯(记者徐红)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周期低谷中展现出强大韧性。2024年,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下行,但license-out交易活跃,成为Biotech资金回流的关键。
行业智库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药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达519亿美元,首付款接近一级市场融资金额。这标志着license-out交易成为资金回流与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资本寒冬下,创新药产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但行业并未被摧毁。医药魔方创始人周立运指出,产业内在问题依旧突出,无序内卷是主要障碍。
▌国产创新药提升成色
医药魔方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2015-2024年间,中国药企License-out交易显著增长,2024年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新高。中国创新药开发能力得到国际认可。
康方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在肺癌三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带动海外授权交易对象Summit公司股价上涨,触发多项后续并购和BD交易。启明创投合伙人陈侃表示,类似案例在其他领域也在上演,中国正逐渐站在科学前沿。
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了金标准,迅速成长为中国创新药的首个“十亿美元分子”。其成功让行业看到了做best-in-class好药的意义。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陈晓媛认为,CDE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提高了对照药选择标准,促使国产创新药选择更强大的对手进行头对头比较。
▌下一个十年挑战依旧
中国创新药市场自2021年下半年进入资本寒冬,已持续近4年。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深层问题。尽管license-out交易能补充现金流,但中国创新药BD交易议价能力仍待提高。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郭秋杉指出,目前中国创新药BD交易首付款金额与全球前十交易相比有5-6倍差距。周立运呼吁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出台制度性激励和引导政策。
港股创新药板块近期走出强劲走势,多家18Abiotech公司股价翻倍。复健资本董事总经理宋怀恩认为,地方政府利好消息将释放更多资金用于支持长期投资,利好基金融资。
创新药市场能否真正走出寒冬?投资者信心能否重拾?或许正如真脉投资合伙人钱晶所言,中长期还需看一级市场退出通道、创新药支付环境等问题的改善。

图|今年港股医药反弹明显。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